副省长 李堂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新农村建设,既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更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因此,发展农村文化、广电、出版、体育、信息化等社会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农村文化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初步建立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和巩固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基本阵地,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农村的三级文化网络。民办文化逐步兴起,农村文化活动日益活跃,优秀特色民间文化得到弘扬。户县农民画、安塞腰鼓、陕北民歌、泥塑、皮影、剪纸等一批乡土气息浓郁的农村文化品牌,享誉海内外,成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村文化市场日益规范。
农村广电事业稳步推进。各级广电部门坚持“广播电视事业的重点是覆盖,覆盖的重点在农村”的方针,综合利用无线发射、有线联网、多路微波、卫星接收等多种技术手段扩大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基本实现了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
农村出版物市场日趋繁荣。“十五”期间,出版了一大批农民群众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的体现时代特点的好的图书,受到农村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有的还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农业部联合推荐为优秀“三农”图书。初步构筑起覆盖全省的农村发行网络体系,涌现了一批受到新闻出版总署表彰的农村图书发行先进单位。积极开展了“送书下乡”活动,建立了“图书下乡”的长效机制。
农村体育工作成绩显著。以村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逐步把体育服务体系延伸到农村。积极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农村群众健身设施条件得到初步改善。到目前为止,已实施了3期国家体育总局援建的“雪炭工程”。7个县的体育场馆建设已列入国家2005-2007年“雪炭工程”援建项目。农村体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农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活动进展有序。
农村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积极构建信息网络,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立体化信息服务渠道。陕西电信通讯光缆已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及98%以上的乡镇,行政村电话通达率达95%,电信“农家乐”业务使50多万户农民受益;陕西移动“农信通”工程用户达30多万;陕西联通的“电子农务”项目,已为农民群众达成上千宗农产品交易。网通、铁通、卫通等部门也都结合各自业务特点,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农村仍然是文化、广电、出版、体育、信息建设的薄弱领域,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反映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投入严重不足。投入主体单一,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全省还有部分县尚无文化馆、图书馆。有3万多个已通电的自然村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三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和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进展不快。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渠道和政策还不完善。农村文化等相关设施未能做到共建共享,使用效率不高。四是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参差不齐。农村文化工作力量薄弱,文化活动相对贫乏;不少地区健身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处于低水平甚至空白状态,信息资源利用还不充分。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努力构建农村文化、广电、出版、体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和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两馆一院一站一室”建设工程,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到“十一五”末,建成4个市级图书馆、46个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200个乡镇示范文化站和500个村级示范文化室,维修改造50个影剧院。做到县有具备综合性功能的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乡镇有综合文化站,部分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电影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实现由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转变,全面实现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实施新农村舞台繁荣工程。扶持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鼓励各级艺术团体深入农村演出。继续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重点启动泾阳、凤翔两县的试点工作。深入挖掘农村特色文化内涵,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俗表演和农村旅游等项目,打造陕西农村气息浓郁的特色文化品牌。实施文艺精品战略,着力推出一批反映农村生活、具有鲜明特色、深受农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
强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的政治工程,也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要巩固完善已有成果,扩大覆盖范围,消灭盲区盲点,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达广播电视。大力推进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的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底,新发展150万户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农村有线电视节目保持在35套以上。不断扩大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面。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农村广播网。加快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的改造和更新换代。实施骨干台发射设备和配套设施的改造工程,推进“村村通”返盲重建工程。积极发挥广播电视传媒优势,努力创建一批服务“三农”的品牌栏目,切实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扩大服务“三农”类图书的出版发行。引导图书出版向“三农”倾斜,积极出版广大农民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实用图书,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问题。在图书年度选题规划、选题结构调整以及书号分配使用上,适当加大面向农村的出版物比例。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出版物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间,每年重点组织出版200余种新农村建设类图书,建立200个乡镇新华书店网点。到2010年,在全省设立550个公益性示范图书馆(站),使新华书店的网点延伸到所有乡镇。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大力发展和多方扶植农民书社等农民自助读书组织,推进公益性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为农民群众读书提供多方服务。
实施农民群众体育健身工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体育场地建到农民身边,为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搭建平台。当前,要以村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努力改善农民健身条件,推进农民体育健身试点工程。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年加大投资力度。在全省90%的乡镇和60%的行政村建立体育指导站或文体站。使全省1/6以上的行政村拥有一个标准篮球场、一个体育指导站或文体站、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形成省、市、县(区)、乡(镇)、村五级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利用中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继续实施“雪炭工程”。不断加强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努力提高使用效率。培育和发展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群众基础较好的农村体育品牌项目。
切实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村通电话”工程,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到2010年,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5部,全省所有行政村和一半以上的自然村通达电话。宽带接入所有的乡镇和30%以上的行政村,继续加大“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用3到5年时间,建立面向农村的综合服务信息平台。陕西移动继续实施和完善“农信通”项目,加大对渭北绿色果品基地、陕南绿色产业基地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网络覆盖。联通公司继续抓好“电子农务”项目,力争到明年7月底,在全省建成1200个“乡镇电子农务”信息推广站,为每个站点配备相应的互联网接入设备。铁通公司要充分发挥铁路专网的优势,提供面向农村的服务。省网通和卫通也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大为农村服务的力度。要进一步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努力满足农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村文化、广电、出版、体育、信息化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村文化、广电、出版、体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建立目标责任制、基层文化单位评价机制,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坚持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在一些地区率先发展,形成辐射,带动全省农村文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创新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要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推动基层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探索农村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新机制新办法,有效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力争做到相关设施共建共享。加强政策调控和市场管理。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广电、出版、体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确保资金投入与经济和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按照国家财政投入渠道,积极向有关部委争取国家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和支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信息等部门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切实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训工程,稳定和发展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鼓励各类专业人才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广电、出版、体育、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加大面向农村的人才培训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要把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资金列入预算。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建设农村先进文化的自觉性和工作能力。我们必须不断努力,紧抓农村文化、广电、出版、体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开拓进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