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核心提示
几年前,出租车拒载曾引发全社会范围内的道德讨论,相关法规的出台最终使这种行为销声匿迹。然而现在,另一种现象却让很多市民纳闷不已:下班高峰期好不容易拦到一辆出租车,脚还没迈进车里就经常会得到司机这样的答复:“麻烦您换辆车,我赶着交班。”
疑问产生了:为什么厦门的出租车要选择这样一个相对“黄金时间”进行交接班?这既不能满足乘客在下班高峰期的乘车需要,也让出租车司机白白损失了生意。
然而,出租车司机也有他们的道理,记者深入调查之后发现,这种现象背后又隐藏着另外一种出租车行业如何规范的问题…… 出租车如果上下客频繁,资源利用率就会上升,否则就会把宝贵的运力资源浪费了。郑晓东 摄
>记者调查
天气变热,对于市民来说,开了空调的出租车是一个不错的出行选择,尤其是在下午下班时候,公交车人多不好挤,许多市民都开始拦出租车。但此时正值高峰期,拦一辆空车着实不容易,而看着一辆辆打着空车标志的出租车从身边经过,司机还朝你摆摆手,原本急躁的心态就更如同“火上加油”……
拦车花掉了足足45分钟
前日下午5时45分,记者站在莲花三村十字路口拦出租车,附近同样拦车的市民大约还有三四位,但此时路过的出租车约有90%已经满载,大约10分钟左右才能等到一辆空车,若不是眼疾手快,几乎无法抢到。
时间在等待中一分一秒地过去,零星的几辆空车实在无法应付接二连三的客流,6时15分,记者只得选择在附近一家KTV门口等刚刚下客的出租车。6时20分,一辆空车终于停在了店门口。
“师傅,去前埔!”记者赶紧钻进车内。“前埔……对不起,我现在要换班啊,还有10分钟就到时间了,你走的方向和我要换班的地方正相反,要不你再找一辆吧,对不起!”无奈之下,记者只得下车再拦。
令人无法忍受的是,第二辆车仍旧是一辆要换班的车,记者一直等到6时30分,总算等到一辆肯载客的。掐表一算,光拦车就花掉了足足45分钟。
“黄金分割线”造成高峰期换班
记者搭乘的这辆出租车驾驶员姓邹,他对记者说,厦门所有出租车换班都在下午4时30分到6时30分这段时间内,而且换班没有固定地址,都是驾驶员将车开到要接班的另一名驾驶员的家门口。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高峰期换班?为什么不选择中午12时这样的闲时换班?邹师傅告诉记者,由于公司没有硬性规定,出租车换班时间完全是两个驾驶员之间协商完成的。而选在忙时换班不是为了吃饭方便,而完全是为了“实现公平分配。”
据邹师傅讲,每天中午12时之后到晚上12时是一天内生意最好的时间段,70%的收入都靠这段时间,夜间和早上生意都不太好做。而一辆出租车由两个司机开,为了让收入更加均衡,傍晚是最适合换班的一段时间。
“我这辆车一天的租金是370元,两个司机开,租金也均摊成两份,每个人各交185元。”邹师傅说,“如果让我在中午12时换班,专开下午到晚上这段车,那一天交200元的租金我都干!”
交通拥堵造成资源浪费
出租车司机选择傍晚6时来换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高峰期道路太拥挤。
据了解,正常情况下,出租车1小时可以做3笔左右生意,但高峰时段内,由于道路不畅,出租车能做的生意一般只是其他时段的三分之一,“我刚才5点30分才换完班,就拉了一个客人,从莲花三村到厦门一中再拉回来。但这一个来回你知道我开了多长时间么?45分钟!”邹师傅一脸郁闷,“不堵车的话其实25分钟就可以了,但堵成这样,时间全被浪费掉,我想多载一个客人也没办法,还不如拿这段时间加加油,换换班。”
出租车如果上下客频繁,资源利用率就会上升,如果由于道路堵塞,乘客坐在车上迟迟下不来,自然会把宝贵的运力资源浪费。所以,尽管厦门现在出租车的总数在3000辆左右,仍会出现“空闲时间没人打,高峰时间满当当”的尴尬情况。
叫车服务无“用武之地”
打车难能不能用叫车服务来解决?但这项服务目前在厦门的开展情况也十分尴尬:5320000统一叫车号码一天只能接到20几个电话,而反观全市3000多辆出租车上都有GPS卫星定位终端。同时,这个出租车调度中心的24小时服务电话已经存在5年多了,几乎没有一点发展。
造成叫车服务成功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乘客和司机双方诚信度不高。某些乘客认为马路上到处都是出租车,打了叫车电话却不愿意多等几分钟,看到路上有空车就直接跳上去;而某些司机往叫车地点赶的时候碰巧遇到路边有人拦车,“眼前的肥肉可不能飞了”,干脆先拉上一个再说。
“任何一方不守信用,都会形成一种‘狼来了’的心态。”市出租车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久而久之,一想到叫车服务大家心里就有疙瘩,服务自然开展不起来。”但事实上,如果住在偏僻的地方,或者碰上出门赶飞机,这个服务就变的重要多了。上12时是一天内?
>各方说法
出租车公司:
私人车辆太多,很难统一管理
据了解,经过去年的企业重组,我市原有的31家出租车公司现在只剩6家,分别是坤驰、海峡、盈华、联亿、集源、康福,其中前4家的规模超过500辆,而后两家的车辆数目在100辆左右。
记者拨通了某出租车公司相关负责人的电话,就高峰期出租车难打的问题进行咨询,这位负责人表示,由于驾驶员之间的利益相互牵扯,直接导致换班选在下班高峰期这个“尴尬”时段,而如果完全实行公司制,即公司拥有所有的出租车,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强制政策调控来解决。
“但目前私人拥有的出租车占全市总出租车数量的60%—70%,基本都是挂靠在各个出租车公司,这样就使统一管理变得难上加难。”这位负责人说,基本没有一辆私人所有的出租车会规定所雇请的驾驶员在哪个时间段换班,所以驾驶员都情愿选择分配更为平均的每日换班制度。
出租车协会:
这种现状会间接滋生非法营运
高峰期间市民打车难这个现象将会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它仅仅是打乱了便利的出行环境么?厦门市出租车协会的工作人员陈先生却有这样的忧虑:这种现状会间接滋生非法营运现象。
“市民打不到车,自然会着急,这时候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就会利用这种心理,通过私家车甚至是微型小货车来搞非法营运。”陈先生说,“这种违法行为带来的隐患非常可怕,因为,非营运车辆的安全性无法与出租车相比,同时,如果出现交通事故,乘客将得不到任何保障。”
运管部门:
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方法
在网络搜索引擎上轻点鼠标,高峰期间市民打车难这一问题几乎在国内每一个城市都有,而且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城市拿出较好的解决办法,但运管部门提议,要解决“晚六点”打的难问题,从根本上就是要解决高峰时段群众的出行难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主要依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运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目前我市道路交通实际状况看,单纯增加出租车上路数量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出租车的优势在于灵活、便捷,但由于其运价较高等局限性,它在解决群众出行上并不能起主要作用。一个直观的对比可以看出:1辆公交车占据道路的面积大约是4辆出租车的面积,但其载客的人数是出租车的10倍左右。因此,合理分配公交车资源、合理布局公交车线路走向,是一种更加有效的解决高峰时段群众出行难问题的方法。
文/本报记者 徐景明(来源:厦门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