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上海书展,看到那么多的读者冒着酷暑来买书,真的很感动。我想,我们写书的、做书的、卖书的人会因此而信心倍增。”著名作家王蒙在书展开幕式上讲出了这句肺腑之言。几天来,海内外的文化名人先后来到申城,在上海书展上或以书会友,或讲座解惑,与读者零距离交流。 上海书展就像是一扇打开的窗口,让普通读者从这里近距离接触名家,亲近文化;同时,也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从这里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气息。
文明的城市
第一天书展开幕式结束后,王蒙在出版社人员陪同下来到“名社精品馆”,为他的《王蒙自传:半生多事》签名。在此之前,这里已自发地排出了一条长龙,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看着《青春万岁》成长起来的中老年人。堆成半人高的书堆,在短短一刻钟内就“消失”了,而等待签名的队伍却是秩序井然,没有哄抢,也没人抱怨。王蒙由衷地对记者说:“上海的读者很热情,但是很文明,他们营造出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其实,岂止王蒙有这种感受。著名哲学家周国平两次进书展与读者对话时,也感受到了上海读者的文明。在签售现场,一些读者带来珍藏多年的周国平旧作的签名本;有的读者追忆起二十年前第一次听周国平演讲时的情景,让周国平倍感温馨。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展区与读者见面时,同样体会到了上海读者对图书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尊重。
文化的城市
著名史学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告诉记者,他来到上海展览中心,看到书展里人山人海,而且都是自己掏钱买票进场买书的读者,他真的很感动。
这种感动,著名作家梁晓声也有。书展第二天,梁晓声在中央大厅里为自己的新作《欲说》举行新书发布会并签售。谁知,到后来,发布会变成了诗歌朗诵会:热爱诗歌的梁晓声和同样热爱诗歌的读者竞相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熟练地背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的《雨巷》,令梁晓声惊叹不已。
梁晓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对上海这座城市一直感到很亲切。这个城市非常干净,变化很大。书展的理念也很好,希望通过书展促进市民热爱读书。一个文明的城市,一定是读书人比例较高的城市。爱读书的人不会浮躁,从刚才这位老先生的脸上就看不到浮躁。在这里,我看到很多爱读书的人。”
热情的城市
见多识广的易中天教授,走进上海书展展厅,见到像“蚊香”那样盘了好几圈的读者队伍,终于也发出了感叹。他对记者“实话实说”:“我了解上海读者的热情,但是,这么热情的程度,确实是出乎我的意料。”
易教授在北京央视的“百家讲坛”走红,在上海受到的追捧却比北京更盛:有读者为了得到易中天的签名,硬是在场内站了4个小时;而易中天教授在4个小时的签售中,签坏了 8支笔,签完 4000多本,打破了7月22日他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的签售纪录,也创造了上海书展有史以来个人签售的纪录。读者的热情似乎也影响了易教授的情绪,到后来,他竟然边签名边哼起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心情大好。事后,易教授告诉记者,我好不容易进场,又好不容易出去,没好好看看书展。但是,对读者的热情,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真的由衷地感谢大家。
负责的城市
上海书展第三天,有一场“专家为青少年荐书”的活动。复旦大学教授张汝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冒着酷暑赶来,为青少年的阅读提供有益的建议,体现了当今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
翻看书展每天的排片表,不难发现,上海书展不惜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广邀贤达名人,为普通读者举办一个又一个“含金量”很高却又全部是免费的公益性讲座。比如,杨雄里院士的讲座《人生之路阅读之悟》,与普通市民分享自己人生中对阅读的感悟;樊树志的《国史十六讲》,以通俗的方式向读者讲解中国历史;周海婴的《鲁迅与我》报告会,讲述了儿子眼中的鲁迅。甚至还有面向不同读者需求、实用的“家庭教育方面的心理咨询”、“职场减压心理咨询”,以及“新世纪的企业领导力”管理讲座。这些讲座对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吸引市民亲近文化,进而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文化水平起了积极的作用。一位每天都赶到书展听讲座的中学教师,把这样的活动安排归结为“责任”两个字,他认为,这是一个城市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文化软实力的最好体现。
本报记者 姜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