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社会不能承受之“无”制约发展的4大因素
义工,对外国人来说司空见惯,对中国人来说多少有些陌生。在发展义工的过程中,长沙市雨花区首先成立义工俱乐部,以取“才”于民服务于民的意识。但是,一些人不理解,说义工工作是为了名利,这让全心帮助他人的义工很受委屈。不仅如此,义工自身的“经济危机”也考验着他们的前进……
一个俱乐部年创“效益”900万
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文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追求。 雨花区义工俱乐部作为一种服务社会、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新型志愿者服务组织,正是在倡导“传递爱心,传播文明”的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初衷:拉近邻里关系
说到雨花义工俱乐部,就不得不提起雨花区副区长刘颖鹏———雨花义工俱乐部创立人之一。2003年,时任雨花区宣传部长的刘颖鹏与当时区文明办的工作人员发现,社区居民越来越喜欢闭门经营自己的生活,邻里之间交流越来越少,邻里隔阂、与邻为壑的现象屡见不鲜。
“破除邻里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是我们的最初目的。”刘颖鹏说,“我们通过客观分析后认为,居民之所以走向‘自我封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区长期缺乏一种为居民提供交流沟通的载体。”
当时,以俱乐部冠名的义工组织尚未出现,刘颖鹏结合、借鉴国内外义工组织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雨花义工俱乐部的建议。刘颖鹏指出,加入这个组织的义工必须是心甘情愿的、快快乐乐的,能充实大家生活的,义工俱乐部应成为居民间交流的平台。由此,雨花义工俱乐部诞生了。
现有义工近12万人
2003年3月,雨花区文明办在廖家湾、桂花、枫树山、赤岗4个社区试点成立义工俱乐部,首批招募了400名社区义工。雨花区文明办号召义工立足社区、帮助他人、完善自我、服务社会、弘扬新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随后,义工俱乐部从4个社区迅速扩大到全区的78个社区、39个村和36所中小学,到2005年底,全区已拥有义工近12万人,占到全区常住人口的20%%,20余万人次居民从义工服务中直接受益。
据义工俱乐部课题调研组报告显示,雨花义工俱乐部一年来组织义工服务272万小时,相当于1134名专职人员的工作量,按800元/人月计算,等于为社会创造了907.2万元的经济效益。巨大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间接经济效益,使义工俱乐部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新模式。
取“才”于民服务于民
“传统的志愿者活动往往以一个敬老院、一个福利院或一个老干所为点,因时空限制,一般只能定期开展活动,既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合力,也难取得长期效果。”雨花区文明办冀治宇认为,“雨花义工俱乐部定位在一个社区内开展活动,义工既来自于社区居民,又服务于社区居民,彼此间相互了解,可以就近、及时、长期地开展结队帮扶活动,因此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在服务层面上,义工俱乐部下设7个小分队,有家政服务组、就业指导组、宣传教育组、社会公益组、医疗保健组、扶贫帮困组和其他组。“实质上,社区义工俱乐部把社区整个面上的义工资源全部统揽了起来,为义工活动的开展铺平了道路。”冀治宇说。
一个明星义工不堪重负的困惑
“我尽心尽力做了一些事情,反倒使更多的事情降到了自己肩上。我只能承受100斤,但是现在,我被压了200斤,不堪重负。”长沙市雨花区义工孟繁英如是说。
孟繁英无疑是雨花义工俱乐部众义工中涌现出的一个模范典型。2001年,生性热情的孟繁英开始接触社会公益事业,2003年,她成为雨花义工俱乐部的一员。5年来,她从一个默默帮助别人的义工,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义工明星。
2003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这天,孟繁英在电视上看了一档关于禁毒的节目,节目里,一个与她女儿同名同姓的吸毒女孩在镜头中叙述:“我年幼无知,母亲因我吸毒而自杀……”女孩的诉说让孟繁英很受震动,她决定帮助这个迷途的“羔羊”。
在帮助吸毒女孩的过程中,孟繁英逐渐认识了一批吸毒人员,并与他们建立了联系,她以点带面地关心着这一特殊群体。帮教至今,孟繁英与戒毒学员的通信已有成百上千封,坪塘、长桥、浏阳等地都留下了她爱心的足迹。
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孟繁英没有忘记长沙戒毒所的学员,她积极向谭仲池市长建议,将文明创建宣传教育工作做到特殊群体中去。她还配合长沙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领导组织誓师大会,与学员一起学习《长沙市民学习手册》。禁毒日那天,几十名戒毒学员高举她自制的以“孩子,回家吧!”为内容的横幅,充满激情地唱响《让世界充满爱》,感谢义工及社会的关爱。
孟繁英出名了,伴随着鲜花、荣誉,猜疑、妒忌也随之而来。有人说,“毒品泛滥,吸毒的人越来越多,公安人员、戒毒专家都没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你孟繁英凭什么解决?不是为了出风头,那是为了什么?”还有人说,“孟繁英有名有利的事就去做,没影响的就不去做。”更有甚者,“孟繁英太傻、头脑短路,这么能干的人不去赚钱,却花自己的钱帮别人做事。”
成名之后的孟繁英有些无奈、有些困惑。“有这么多猜忌、怀疑和不理解,对于一个真正想为社会做些什么的人来说,义工的生存环境在哪里?”
做义工的5年时间里,孟繁英每月仅有600元工资,她虽然坚持着助人为乐的理想,但经济上也常感到窘迫。孟繁英关注的吸毒人员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每次去戒毒所看望他们,她总要带些书、学习用品、电话卡、衣服给他们。对弱势群体,孟繁英从不吝啬。但是对自己,她就显得“小气”得多。孟繁英家衣柜的3扇门都掉了下来,为了节省开支,她至今也没找人修理,只用帘子遮起来了事。
面对人们的不理解和经济上的压力,孟繁英本可选择退却,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带带外孙、照顾亲人,享受平静的生活。可孟繁英没有放弃,做义工这么多年,她深深感觉到老百姓对义工的需要。孟繁英说,她已经没了退路:“如果我不做了,那么很多想做义工的人都会退却。”
孟繁英希望,社会和政府能成立这么一个组织或制定相关政策,让义工没有后顾之忧。“这样的话,有利于义工队伍的发展壮大。因为很多义工来自基层,同属于百姓,自身的经济条件并不太好。”
4只"拦路虎"阻挡义工发展
湖南省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唐艳红是一名资深义工,她对我省义工服务现状深有研究。她告诉记者,我省义工从形式上可分为3类:
一是社区义工组织,雨花义工俱乐部就是一个典型。这类义工组织活动开展活跃,能及时联系到服务对象,并能对帮扶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长期帮扶。但社区义工组织的活动局限于当地社区,资源有一定局限性。开展的活动形式相对也比较单一,常见的如家政服务、卫生服务等,服务领域不拓展。
第二是民间的自发组织。这类组织一般由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自发形成,尽管资金上较宽裕,但较难联系到受助对象,加上社会成见、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造成社会公信度不是很高。
第三是个人做义工。这类义工的帮助面更窄,加上个人的爱心、金钱有限,更难坚持长期开展。
唐艳红指出,制约义工发展有4大因素:
第一是资金短缺。这是许多义工组织,特别是“草根”义工组织面临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义工或者义工组织因资金短缺而难以为继。雨花区各义工分部开展活动的经费来源,主要靠各街道、社区居委会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但街道、社区经费有限,且以前也没有划定过此项费用开支,所以大部分活动还是义工自己掏的钱。
第二是缺少法律支持。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志愿服务组织及个人制定的法律法规,我国的义工组织均处于双重管理的体制下,不仅要到民政部门注册,还要挂靠主管的政府部门。我省的义工情况是,组织较分散,对外没有一个正式注册的义工名称,缺少政府背景,对外交往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第三是认识问题。整个社会对义工的认识并不深刻,甚至有各种误解,造成某些从事义工活动的人遇到阻力。
第四是缺少培训。有的义工岗位本身需要较高的技能,义工有必要接受理念和技能的培训。
义工指导服务中心有奖征集徽标、宣传语
深圳市有市义工联,台州市有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我省有多少人在做义工?至今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因为我省没有统一的义工组织。为此,省慈善会决定成立湖南省慈善义工服务指导中心。
省慈善总会主任蒋建华认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民间公益力量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因缺少必要的组织和载体,许多社会爱心被埋没、忽略。义工队伍的壮大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从民间角度来讲,它对弥补政府职能的不足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发展初期,它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在蒋建华看来,即将出炉的《湖南省慈善义工服务指导中心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已然为我省义工中心规划了宏伟美好的蓝图。
《章程》指出,义工中心将统一制定义工工作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对我省境内的慈善义工机构及义务服务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制定全省义工招募、培训和表彰的标准;组织、推广义工工作;拓展义工服务领域,加强义工工作研究;开展与国内外及港、澳、台地区的义工工作交流与合作;承办省慈善总会布置的各种大型慈善公益活动;承办社会各界主办的慈善公益活动等。
“简单地说,《章程》的宗旨就是规范管理全省慈善义工组织,激活义工服务,激励义工队伍。主要任务是对全省慈善义工进行注册、登记、培训、评比、表彰,同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蒋建华说,“我们要让义工在湖南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让‘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成为湖南人的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