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5日,《新闻联播》首次出现了两位新的播音员———康辉和李梓萌,立刻激起了观众强烈反响,各大媒体也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和评论。这反映了《新闻联播》节目的强大影响力,也体现了观众、业界、学界对这一档标志性节目的关注和期望。 最近,央视新闻频道再次全面改版,让我们对中国第一大台的改革力度、改革步伐,充满期待。在这里,笔者也就如何看待《新闻联播》推出新播音员的改革,以及进一步推动《新闻联播》及各地方媒体类似节目的播音员制度创新,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一
其实,认为《新闻联播》播音员老化,要求更换播音员的呼声一直很高,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叶宏明提交《关于优化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音员结构的提案》,指出:“一些播音员随着时间的推移,确实存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新闻素质日益老化的问题,体现在屏幕上就是播音风格日益陈旧、沉闷,从个别人脸上丝毫看不到新闻固有的新鲜感与快节奏,让观众感到面容疲惫、表情单一,眼神呆滞,缺乏朝气和活力”,①因此希望更换播音员,改革播音员的选拔使用制度。
从表面上来看,问题似乎出在播音员老化上。现在《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是所谓的“老三对”———邢质斌、李修平、李瑞英和罗京、王宁、张宏民。这些人中,罗京从1983年开始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而比较年轻的李修平则是1989年进入这一岗位的,也就是说他们平均播报《新闻联播》已经大约有20年。很多人觉得20年来对着同样的三对播音员,有些审美疲劳了。但主持时间太久,是不是就是问题的根本?其实如果说主持时间久,比起曾经叱咤美国新闻界近30年的三大新闻主播———CBS的丹·拉瑟、ABC的彼特·詹宁斯和NBC的汤姆·布罗考,《新闻联播》播音员主播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年龄也不算太大。看来,播音时间和年龄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更进一步看,《新闻联播》播音员“老化”的最重要原因其实是他们播音风格的一成不变。二十几年来他们的发型、着装、姿势、说话的语调、表情,似乎是遭遇了一个“冰河世纪”,石雕般凝固。也难怪叶宏明委员要说他们“面容疲惫,表情单一,眼神呆滞,缺乏朝气和活力”。是什么造成了他们这种播音的风格呢?如果说这是由他们的个性决定的,那恐怕是有些冤枉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屏幕之外也是有血有肉,富有才情的。像罗京,京剧唱得好,有时在综艺节目上惊鸿一现,观众会发现,他原来也这么幽默。究其根本,恐怕还是在于《新闻联播》对其地位、节目宗旨、节目风格的认知和定位,限制、固化了播音员的播音风格。
二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开创了中国电视史上的新纪元。其后,《新闻联播》报道了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林彪和“四人帮”审判等一系列重大新闻,万众瞩目,可以说它从一开始就在中国的媒介结构甚至政治生活中拥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1982年9月1日,党中央规定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播发,这使得它更具有权威性。在80年代,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新闻联播》的风格和传播样式逐渐确定下来,也确立了栏目的宗旨———“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②把“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放在前面,也说明了由于其独特的地位:《新闻联播》是把宣传功能放在首要位置的。因此,一直以来,《新闻联播》被视为“对内代表党和政府,对外代表中华民族”③,《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更是被视为“国家名片”。
极端重要的政治地位,是《新闻联播》的宝贵财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播音员产生很大的制约作用。他们的衣着、发型、动作、表情、语言都可能被赋予政治的意义,容不得有半点失误,这也就决定了播音员不可能有太多发挥的余地,也不能要求他们有太明显的个性色彩和创造力。他们的工作只是播音,而非主持,与美国三大新闻主播的职业特征实际是迥然不同的。用英语对译的话,一个是anchorman,强调对节目平衡稳定功能,一个是newsreader,主要作用是认读新闻稿。所以前者虽历时弥久,却让人时时感觉到新意;后者则容易让人觉得单调重复,老气横秋。
《新闻联播》风格是权威、庄重的,套用人们评价《纽约时报》的话,就是一种“有教养的灰色”。这是符合《新闻联播》的独特地位和它“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的栏目宗旨的,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可能是宣传的任务太重了,有些时候它就无法顾及新闻传播本身的特点,有时的确不太符合新闻传播的规律,经常是庄重得太过沉重,权威得有些死板,缺少应有的变化和灵动。二十几年来,节目的结构、电视镜头语言运用等各个方面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甚至还经常能够从《新闻联播》上依稀看出当年《新闻简报》的影子。这种节目的风格,自然也决定了播音员的风格。就像这次李梓萌的表现,就遭到了一些指责,比如就有观众说:“李梓萌做别的节目很好,但她好像对重大国内新闻的内容不能正确理解,当天新闻让我们全家看得很别扭。另外,坐着播新闻不要扭来扭去,很不雅。”④为什么李梓萌在《国际时讯》中被人们赞誉为清新自然的播报风格,到了《新闻联播》就变得“很不雅”呢?原因恐怕就出在两个新闻节目不同的风格上。李梓萌的清新活泼和《新闻联播》的既有风格并不是非常的和谐。
所以要改变《新闻联播》和播音员们“陈旧、沉闷”的面貌,并不是靠更换播音员能够解决的。即使更换了,在现有的状况下,恐怕他们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衰老”。要让播音员们焕发活力,不再让人觉得“面容疲惫、表情单一,眼神呆滞,缺乏朝气和活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从更深的层次上去改革。
三
首先是如何认识和处理《新闻联播》宣传性和新闻性的关系。宣传和新闻是一对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因为它们有区别,所以宣传不能代替新闻;因为它们紧密联系,所以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也要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对于《新闻联播》,笔者认为应该首先认识到它是一档新闻节目,应该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来办,而这种新闻传播又应在尊重客观性、时效性等新闻规律的前提下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所以《新闻联播》还是要以新闻传播者的姿态来面对受众,用观众欢迎的方式传播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而这些活动在内核上又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更好地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为价值框架。但现在的《新闻联播》有所欠缺,它更多地是以一个宣传、教育者的姿态面对受众,过于注意传方需要和宣传价值,而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受众需要和新闻价值。观众更多地觉得面对《新闻联播》像是面对一个政治指导员,而不是面对一个新闻传播者。而《新闻联播》播音员也被按照这样的模式塑造了,他们更像一个高高在上的政治宣传者,表情过于严肃,语言过于平板,态度过于冷漠,而不是一个亲切智慧、富有活力的新闻传播者。
其次是如何认识《新闻联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会议消息或领导人活动的新闻,往往被做得很刻板,两三分钟的一条新闻,没有同期声,只有领导人开会或活动的场面,播音员唱独角戏念播音稿,从头说到尾。而这个时候播音员往往面容严肃,说话一板一眼。播报完了之后,经常没有任何说明、分析、评论,即使观众耐着性子看完,也往往不知道会议或领导人的活动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长此以往,观众难免心生厌倦,更谈不上接受和喜欢它,新闻的重要性又如何体现?
其实,新闻的重要性、权威性跟灵活清新的表现形式并不矛盾,并非只有沉重的形式才能体现新闻的重要性。新闻只有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处理、传播,才能被观众所接受、喜爱,才更能体现其重要性。一个有个性、有创造力、智慧亲和的主持人,会更受观众的喜爱,会更好地传达新闻的内涵,更巧妙地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而不是相反。
还有,是如何定位《新闻联播》风格的问题。《新闻联播》庄重、沉稳的风格,应该说是符合其地位和节目宗旨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这种“有教养的灰色”改变成为红色或者黄色。但是这种灰色,我想应当是灰色调,而不是灰颜色,应当是由许多相同色调的不同颜色组成的和谐谱系。就像北京的城市颜色是灰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所有的建筑就应该如惨淡愁云般的黯淡。可以是红中带灰,可以是蓝中带灰,这样才能展现北京古老典雅,却又蓬勃大气、多姿多彩的城市形象。在播报新闻的方式、镜头的运用、节目的内容和结构上,《新闻联播》也完全可以多样化。在使用播音员的问题上,并不是所有播音员都应该是一种样子,一个面貌,让他们唯一的区别,就只体现在彼此不同的音色上,而淹没他们的个性色彩。凤凰卫视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也许值得借鉴。凤凰卫视的《时事直通车》是其最重要、广告费最高的一档新闻节目,每天21:00~21:45在凤凰中文台、资讯台、美洲台、欧洲台同时直播。这档节目有几位形象各异的播音员,有“灵活机智”的“软幽默型”主持人简福疆,有“柔性诉求”的谢亚芳,有“优雅干练”的吴小莉,⑤尽管主持人的形象各不相同,却并没有给节目带来损害,反而是在保持其一贯风格的基础上,让人觉得丰富多彩。
四
这里,还想就《新闻联播》播音员改革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很关键的一点,恐怕是改变《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制度,向主持人制度转轨。关于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区别,朝日现代用语辞典《智慧藏》是这样解释的:“播音员的职责是正确读出新闻记者的原稿,而主持人不是把语言技巧作为第一要素来要求。相比之下,主持人的新闻素质要求更高。主持人要对新闻有自己的见解,并通过个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主持人是新闻采访、编辑、播讲的专家。”⑥简而言之,比起播音员,主持人拥有更多的语言控制权,在新闻节目的运作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因此其个性色彩和创造力更有可能发挥出来,能成为有血有肉、形象鲜明的“人”。目前观众对《新闻联播》播音员普遍感到不满意的一点就是,他们形象比较板滞,缺少和观众的交流,只是单向地向观众传播信息,在节目中体现不出创造性,似乎他们只会念稿子,和观众缺乏沟通,有很大的距离,他们的形象也就变得容易“衰老”。而让播音员向主持人转变,则有可能让他们发挥更多的创造性,体现出主持的个性,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当然,要实行主持人制度,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难度和阻力恐怕会不小。首先是主持人个人形象的突出,个人作用、个人影响的增大,让他们拥有一定的语言控制权,会不会影响党和政府声音的传达。其实这并不是不能解决的。《新闻联播》特殊的地位和我国新闻事业本身的特点决定,我们不太可能实行像西方的“主持人中心制度”,不可能让主持人成为整个《新闻联播》运作的核心。但可以采用类似于凤凰卫视或央视某些新闻节目的制度,主持人虽然不是组织新闻的核心,但他们参与了新闻运作的更多过程,给主持人更多发挥其创造力的空间,既有利于建立起主持人的品牌,又不至于难以控制。其实像中央电视台的许多节目,例如《现在播报》、《国际时讯》都做了尝试,它们实行的是所谓“主播”制度,就是在主持人和播音员之间作一种妥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所以《新闻联播》实行主持人制度,也未尝不可。至于主持人“主”到什么样的程度,完全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协调。
还有,是主持人选拔培养,主持人品牌建设的问题。国外的很多名牌节目主持人都有十几年的记者生涯,大多走过了“记者—著名记者—主持人”的道路。而在他们担任主持人时,又参与到节目运作的各个环节,所以对新闻的理解很深刻。而《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大多来自新闻院校播音系的毕业生,往往没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很难从更广阔的背景和更深的层次上去理解新闻。所以《新闻联播》应该开拓选择主持人的途径,让一些背景更为丰富的新闻工作者担任《新闻联播》主持人。同时也可以给他们更多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在节目的策划、采访、编辑、播报中发挥更多的作用。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新闻的理解,也可以让新闻节目带上某种主持人的个性色彩,增加节目的智慧和创造力,主持人的品牌则自然而然地被建立起来了。
《新闻联播》诞生以来的这二十几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生活、个人生活日益丰富,而人们的审美情趣也趋向多元化。媒介的生存环境及其自身的形态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毋庸讳言,《新闻联播》现有的形态和风格,是不能让观众满意的,在媒介竞争中,也已经遭到巨大的挑战。《新闻联播》的改革,是众望所归,也将对各地方电视台同类新闻节目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因此,让《新闻联播》和观众的距离更加贴近,为《新闻联播》充实新鲜的血液,让《新闻联播》成为我国电视语态转变的又一历史性标志,是值得下功夫研究、探索、推进的“长线投资”。
(作者系厦门大学新闻系硕士研究生)注释:①引自中国人民政协网《提案选登》,6月12日②引自央视国际网站,6月13日③李挺:《站在时代的前沿———写在〈新闻联播〉创办20周年之际》,《电视研究》1998年第2期,作者时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④《康辉比李梓萌好?热议新闻联播新主播》,人民网6月13日⑤以上主持人的评价都引自凤凰卫视主办的凤凰网,6月14日⑥转引自刘岩:《我眼中的日本电视新闻主持人》,《电视研究》1996年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