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唐山的痛苦
前“外交部长”、现任“总统府秘书长”陈唐山是民进党和“独派”的重要角色,还被视为苏贞昌之后台湾“行政院长”的不二人选,然而,他现在也被迫卷入陈水扁弊案的烂泥潭里
在民进党内素有正人君子之称的陈唐山,既是媒体的宠儿,也是望重“朝野”的政治人物。之所以如此,乃因陈当年负笈美国深造时,批评国民党政权,从此被列为“黑名单”人士,流放海外长达30年。在这30年间陈以一介书生筹组FAPA年会(台湾人公共事务会),奔走于美国白宫、国会之间为台湾权益发声,因而博得媒体好名。
迨李登辉“主政”时代解除“黑名单”管制,陈唐山以57岁高龄回台参选“立委”,因其言行一致,讲诚信、重然诺,使台湾人民认为欠他一份情,待陈宣布参选旋以高票当选“立委”,展开他长达14年的从政生涯。
有清望的台南县长
陈担任“立委”期间表现并不出色,待“立委”任满陈转战台南县长,又以高票当选县长,陈的政治行情开始节节升高。此因陈于县长任内有美国行政经验,而其从政性格又勤政、亲民、清廉,所以陈唐山的政治声誉和勤政治绩,连续8年高居榜首,这对当时已67高龄的陈唐山而言,无疑是难得的记录。
陈唐山在担任台南县长任内,很少用公务车,每天骑自行车至县府,而后巡视县府周边环境,亲自捡拾落叶及检视各楼层的清洁,接着接见县民陈情,要求主官解决县民问题。完成接见工作后,陈再召开县府会报,中午与同仁吃完午餐,下午即下乡进行访视,傍晚回县府批公文至晚间,晚上9时准时骑车回家,沐浴梳洗后再听一小时的巴赫、贝多芬音乐。陈身材清瘦,年过七旬却不显老,连脸上皱纹也不多,吃不讲究,交际应酬不多,保持运动和听乐曲,应是他永葆青春的秘诀之一。难怪李登辉也相当欣赏他,曾多次邀他“入阁”,但被他拒绝。
过去外界对陈唐山有个特殊印象,认为陈是“独”性很强的台南县长,不料陈的“独”并不妨碍他的县长政绩,颇受长官肯定。如宋楚瑜担任台湾“省长”任内,对陈唐山的政声赞不绝口,待宋辞卸“省长”参与“总统”竞逐,宋想到副手人选就是陈唐山,为此宋曾三顾茅庐,意促陈出山为其副手,双双搭档参选。但身为民进党阵营的陈唐山鉴于党派不同,婉拒了宋的好意,宁就台南县长,其人品与格调,经得起考验,乃是陈唐山纵横政坛10年来受到不同台湾政治派别尊重的关键所在。
陈唐山于台南县长任上曾得罪过陈水扁。陈水扁“主政”时代,曾征召他升任“国科会主委”,但这是陈水扁的“调虎离山”之计,是想改派他自己属意的人选苏焕智坐镇台南县,遭陈唐山拒绝。
“独派”的最后希望?
台南县长任满后,陈唐山再度回锅参选“立委”,选上未任满又经独派大佬推荐出任陈水扁的“外交部长”,以示彼此修好之意。
陈唐山升任“外交部长”不久,于宾客面前以相当不雅的言词抨击新加坡,引起意想不到的风波。此时台湾媒体仍站在陈的立场为其缓颊,认为陈唐山于“外交”困境上深受委屈,迫令他说出不雅之言,乃是一时激忿之语,外界不宜过度解读。陈意外避过这场政治风暴,没有因发言不当而下台。
媒体对陈唐山的爱护,几长达10年,然而这种关爱随陈唐山担任陈水扁“秘书长”起了变化。先是陈唐山奉指示为“陈哲男事件”说了谎话,接着为“第一家庭”卷入贪腐事件再度说谎,而后又为陈水扁挪用“国务机要费”杠上媒体,于此陈唐山的“诚信”问题受到媒体检验,媒体开始质疑陈唐山发言的公信力与可信度。
以讲诚信著称的陈唐山,于一夕间从媒体宠儿转变为弃儿,原因何在?问题显然是出自陈水扁。由于陈水扁及其家庭成员身陷贪腐风暴,陈水扁没有一次对外承认或说清楚,导致身兼首席幕僚长的陈唐山发言,必须随同长官意志而改变发言内容,因而被媒体抓住小辫子,每天对他冷嘲热讽。以他71岁高龄之身受孙子辈记者的质疑,自己也满腹怨气却无处可诉,何况贪腐事件又非他所能承担,于两难情势下,他该如何自处?
依据陈唐山的脾气与性格,他理应辞官归故里颐养天年,然而他又身负独派重任,有意为独派推动“正名制宪”大业,而陈水扁身陷政治危机,目前必须依靠独派支撑宝座,这是陈水扁哪怕不喜欢陈唐山,还是指定他出任首席幕僚长的关键所在。若陈水扁挺不住,于苏贞昌之后,仍有陈唐山这张王牌可打。
何况陈唐山的政治理念与李登辉接近,而陈与吕秀莲亦有深交,和王金平与宋楚瑜可以沟通。在此情势下,陈水扁若接受“倒阁”事实,陈唐山受命于危难之间,是陈水扁必然的选择。兼以独派人士对陈唐山亦有深厚期许,局势逼迫陈唐山不能以个人进退为考量,而必须顾及独派生死存亡在此一战。政治局势的变化,使质朴的陈唐山变为权谋的陈唐山,相对于过去听巴赫、贝多芬名曲的陈唐山,现在居然要靠安眠药入睡,可能是他从政以来料想不到的。
陈唐山是位自省能力极强的政治人物,他过去能抗拒李登辉、宋楚瑜抛受职位的诱惑,这种表现远胜于谢长廷、苏贞昌等民进党人士。问题是陈水扁的贪腐早就将独派早期“勤政、清廉、爱乡土”的理念玩完了,陈唐山纵能进据“大位”,或担任“行政院长”,还有何作为能挽狂澜于既倒?这不是陈唐山个人的苦痛,而是整个独派理念的幻灭。
特约撰稿 陈文杰 发自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