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大坂山上的“旅游车队”。
钟 嘉摄
我们没有从兰州直接去张掖,而是先走了青海,然后翻越祁连山去张掖。目的是看祁连山,而看山的目的,是看水。
想起上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记者范长江走这几百公里,骑马用了10天时间;1992年时,我们走这条路用了两天;这一次,如果不是绕路的话,半天就到了。
祁连山上看水
青海是“中国的水塔”,“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青海,可不能忘记还有一条大河从青海发源,这就是黑河,塔里木河之下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祁连山的冰川融水发育了黑河,著名的河西走廊“金张掖”就是靠黑河水养育着的。
7月31日,我们从西宁启程沿(西)宁张(掖)路北行,计划当天赶到祁连山下的祁连县。出西宁不久就是美景,道路两旁是厚厚密密的林荫,林下青草像地毯一般平整,溪水蜿蜒。道路两边种着5层以上直到10层不止的树木,这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北方,很少见。走不远,一车人又欢呼起来:开阔的农田与山坡被深深浅浅的黄色绿色装扮,是青稞、油菜和豌豆缤纷的色彩,在蓝天白云艳阳下一片灿烂。其实,这是青海省西宁附近及海东地区常见的景色,与10几年前不同的是,坡地已经换成了梯田。黄河上游的两条支流大通河与湟水,滋润着回族、土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青海农区,而这两条河流,也都发源于祁连山。
感谢修路的师傅
就在我们停车拍照的时候,对面驶来的一辆出租车告诉我们:前边修路不通车了,要绕行。调头后我们拐上一条县乡级道路,时速立刻从80-100公里下降到30公里。走出十几公里后我们给大通县交通局打了电话:“修路也应该通车,这是青海的惯例吧!”“对,可能通车。”对方用了“可能”两字。“我们回去!”两辆车立刻调头,又上了宁张路。
路上车辆极少,但是我们坚持往前开,直到修路的地段被栅栏拦住。几位受阻的司机对我们说:早上还通呢,刚刚挖断了。我们不甘心,下车往前走,拐过一座山脚,几辆重型卡车和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路面是个巨大的坑。我问几位师傅:“能通车吗?”“能!一会儿就填上。”一位戴着小白帽,显然是回族的中年汉子痛快地回答。前后10几分钟,挖掘机把大坑填成斜坡,我们的车和后面几辆越野车都顺利通过了。仔细一打听,半年前这条路就开始修,早早通知常规过往的客货车绕路,临时经过的车就尽量创造条件放行。
我们打心眼里感谢修路师傅!
大坂山上的“旅游车队”
我们的车盘上了大坂山,穿过海拔3792米的山顶隧道,我们停车,以祁连山的冷龙岭雪峰为背景拍照。这时发现路边停着一溜摩托车,车上绑着大大小小的旅行包;几个戴白帽留着长胡须的老汉也在互相照相,他们还有一部家用摄像机。上前一问,“我们是西宁的,出来旅游!”这回答真让我意外。“门源那边特别美,一边是森林,一边是河流,好得很!你们也去看看吧。”
告别了大坂山和驾摩托车旅游的回族老汉,我们一路畅行抵达黑河边的祁连县城。想起范长江30年代走这几百公里骑马用了10天,1992年我走了两天,今天我们如果不绕路,半天就到了。1992年时,公路上跑的尽是捆满了大小包袱的手扶拖拉机,上面坐着脸色黢黑的淘金汉子,山沟里的河道挖得乱七八糟。今天,全青海禁绝采金已经8年,为的是保护河流生态,沿途我们看见的是清澈河水在奔流;没有淘金人,却有过着小康生活的百姓自得其乐地出门旅游,他们欣赏的是祁连山、祁连水,祁连的森林!青海好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