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5日电 当市场纷纷预期央行会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时,国内银行的利率则呆在那里岿然不动。对此,著名经济学家易宪容在今天出版的中国证券报上撰文指出,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不加息的理由是不成立的,宏观调控须采用市场手段。 而中国宏观调控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无法跳出计划经济的思维框架。
易宪容指出,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问题也有,人家也在采取措施,但没有看到中国这样一种调法。比如,发达市场经济下的欧美国家,宏观调控也会有不断的动作,不仅简单而且见效。何也?人家用的是市场手段与工具。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国际贸易关系如此紧密的今天,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无论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国央行都是在通过利率变化的方式来调整本国经济,让整个世界金融市场利率处于一个上升的通道。但中国央行却偏偏喜欢行政工具。他指出,如果央行不能够真正利用好银行利息的工具,那么国内宏观调控要达到什么效果是不可能的。
易宪容表示,中国的经济问题完全应该归结到利率上去,即政府管制下低利率政策是导致各种经济行为扭曲的根源。只有从低利率政策入手,才能找到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化解目前中国经济生活中根本问题。
然而,政府的利率管制,不仅完全扭曲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也造成了国内许多经济关系的错位与扭曲。在低利率政策下,整个市场的金融资源配置一定是低效率的。因为资金的价格越低,使用的效率一定也越低。当利息为零时,资本的回报率也是零。一个实际回报率为零的项目与一个实际回报率为15%的项目都可以获得银行贷款或在股市融资。在这种情况下,看上去是能够刺激经济,但实际上牺牲了整个金融市场及整个社会经济的效率。
易宪容表示,中国的宏观调控就得从低利率政策入手,改变目前国内金融市场价格水平与价格形成机制。只有增加资金使用的成本,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水平,这样才能通过利率来影响与改变企业及个人资金使用的行为决策,从而改变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
而且在一个统一的金融市场中,价格调节是改变企业与个人行为决策最有效的工具,也是地方政府或其他非市场因素对其作用与影响最小的方式。如果仅是从行政上来控制与调整,或所谓的宏观调控组合拳,不仅对市场的影响与作用存在很大差异性,也容易为非市场因素对市场的干预与影响创造条件,从而干预宏观调控有效进行。比如最近央行大量增发定向票据,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调控力度不小,但效果却令人质疑。因为,这政策往往是以非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