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察之王晓渔专栏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一家网站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当被问到“如果重新选择会怎样”时,60.1%的人都说,自己仍然会选择上大学。 正如报道所说:“上大学后悔四年,不上大学后悔一辈子。”(据8月14日《中国青年报》)两组数字充分说明,在被调查者“言行不一”的背后是“别无选择”的教育模式。一方面,人才选拔、聘用越来越注重学历,“文凭不是万能的,没有文凭是万万不能的”;另一方面,人们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满,今年夏天媒体和公众对香港大学的关注主要就是源自这种不满情绪。
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目前的媒体主要把原因归结为学生“对大学的期待越来越功利化”。也就说,就业率的降低促使学生对高校表示失望。不能否认,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学生对大学的功利化期待不能全盘否定。当大学对自己提供的教育服务进行收费的时候,学生及其家长同样有理由核算这项支出能否得到回报。更何况,改变出身等功利化期待一直存在于公众的心理之中,并不是近年来才产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学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还不至于构成太大问题。随着大学从精英教育变成普及教育,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将不再是新闻。在我看来,目前大学最为堪忧的问题不仅在于它无法满足学生的功利性期待,更在于它无法满足学生的非功利性期待——后者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值得重视。
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对大学生活都会有着非功利性想象,抛弃其中过于浪漫化的青春期幻想,这种想象有着诸多合理之处。大学教育的独一无二,既不在于知识习得和技能训练,也不在于各种工作机会,而是它提供了非功利化精神得以自由生长的空间和时间。可是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几乎都丧失了这种非功利性想象,取而代之的是惟功利化的需求。如前所述,功利性期待不是“污点”,但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几乎没有任何非功利化的精神,这不能不说是大学的失败。
让毕业生后悔的恐怕不仅是大学课堂没有传授足够的谋生技能,更包括大学校园没有提供充分自治的校园文化空间。近二十年,诗社、话剧社等等学生团体在大学的萎缩固然跟文化潮流的转变有关,更跟大学主管机构的“保姆式管理”密不可分。很多高校为繁荣校园文化做出种种努力,却不愿意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而是自上而下地组织各种文化活动。这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出现虚假繁荣,各种“文化节”此起彼伏,可以有效地进行精神交流的空间无处寻觅。解决这些问题,校方仅仅诉诸加大管理力度是不够的,更需要贯彻教授治校和学生自我管理的原则。这样的话,即使学生后悔,也不可能再将责任归咎于校方,而是需要自责。
在理想状态下,大学最好能够同时满足学生的功利和非功利期待。这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成为现实,但它有着具体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不可能重新复制。在常态下,大学能够满足其中一个期待,主要是非功利期待,仅仅满足功利期待的是职业技术学院的任务。最糟糕的状态是它不能满足任何一种期待,面对这种大学,34.7%的受访者觉得“后悔”并不让人意外。
(作者供职于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