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他们赶往城市,与父母团聚;9月,他们又回到农村上学、生活——他们是父母在城市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
暑假,对城市孩子来说,意味着夏令营、兴趣班、旅游……可对于许多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暑假有着不同的意义。 陌生:来到父母身边依然“留守”
对他们而言,父母成了一个失去血肉和情感的文字符号
他们在城市里的暑假是如何度过的?记者近日在广西和山西两地对此进行了调查。
7月的一天,黄保董站在南宁火车站出站口,遥望着站前广场。夏日午后的太阳依然火辣辣地照在他的脸上。他正等待着在南宁工作的爸爸来接他,但最终等到的却是姑姑。“爸爸很忙,我知道。”黄保董小声地告诉记者。黄保董的爸爸在南宁市做保洁工,妈妈在一家小餐馆当服务员,黄保董老家在大新县农村,开学就要读小学五年级的他,已经有2年没有看见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了。
离黄保董父母租住的地方不到100米,就是南宁市动物园,可他来南宁接近半个月了,还没有去过一次。
黄保董的父母更多的是无奈,“黄保董8岁那年春节,我俩回家,他看看我们,觉得认识,又不亲近,都不叫‘爸爸妈妈’就缩到奶奶身后去了,当时我们心都凉了。”
“现在孩子虽然过来了,可我们哪有时间去陪他?就是回来一起吃晚饭的时候能碰个面。他基本上不怎么跟我俩说话,吃完饭继续看电视。”黄保董的妈妈说这些话的时候眼里含着泪。
记者发现,这些来自农村的打工者,为了生计在城市不停奔波。尽管“思儿心切”,但把时间腾出来陪孩子仍然是种奢侈。孩子从家乡来到父母身边,却依然“留守”。对这些来到城市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父母成了一个失去血肉和情感的文字符号。适应:帮父母卖菜过“第三学期”
在这个“学期”里,他们比同龄人更早地接触到生活和社会
记者近日初次见到韦小林,14岁的他正熟练地帮妈妈将茄子、白菜搬到菜市门口的地摊上。“来买哦,又鲜又红的西红柿,八毛一斤。”韦小林卖起菜来毫不含糊,称菜、算账,样样都熟练。
一大早4点起床,跟着爸爸到批发市场订货,5点帮妈妈在西乡塘菜市准备开早市,然后就是一天在菜场的忙碌,直到夜晚。来到南宁后,韦小林每天都这么过,与在老家的生活相比,他在城市的生活“节奏”似乎更快了。
韦小林和父母三人挤住在不到20平方米的出租房内,房间里没几件像样的家具,床边一个硕大的水缸盖上盖子,就是韦小林平时写作业的“课桌”。“每天从菜市回来,吃完饭就很晚了,第二天又要早起,一打开作业本就犯困。”韦小林说。
开学后韦小林就要上初中一年级了,他告诉记者,他曾经想过去图书馆和逛书店,但由于父母卖菜没有时间,也没有其他人能带他去,只能作罢。“在这里我除了父母,没有朋友。我不知道去那些地方的路。”韦小林说。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夏令营……即使来到城市,农村的“留守儿童”也始终与之无缘,取而代之的却是在菜市、工地等为父母“分忧”的小小身影。本来用于“充电”和增长课外知识的暑假已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三学期”,唯一不同的是,在这个“学期”里,他们比同龄人更早地接触到生活和社会。彷徨:“哪里是我的家?”
城里和乡下都因为有“缺欠”而让他们失去归宿感
“妈妈,我想坐小汽车。”
“妈妈,为什么我们家住的是平房,其他小朋友家住得那么高啊?”
到了太原后,7岁的苗浩东经常这么给妈妈出“难题”。住惯了长治市农村老家的瓦房,吃惯了大馒头,看到城市里孩子骑单车、出入影院和“肯德基”,苗浩东觉得很新奇也有些不习惯。
“这里(太原)和家里(老家)不一样,爸爸妈妈也和这里的人不一样。爸爸妈妈比他们辛苦。”在一个7岁孩子眼里,父母的早出晚归、舍不得花钱娱乐,自然就成了与“城里人”不同的地方。
“我不喜欢这里,什么都要花钱,妈妈每次都说贵,不能买。可我也不喜欢老家,因为爸爸妈妈不在家陪我,就剩下我和奶奶。”苗浩东说。
苗浩东到太原已经有半个月了,却仍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他的妈妈说,孩子在农村老家很活跃,但到了城里就变得不爱说话了。
有关专家认为,农村有孩子自小熟悉的生活环境,但缺少父母的关爱;而在城市有父母相伴身边,但生活环境却如此陌生。对于进城过暑假的农村“留守儿童”,城里和乡下都因为有“缺欠”而让他们失去归宿感。
(记者赵文 张晓博 滕军伟)新华社南宁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