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云岩区黔东办事处陕西路社区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模式,南明区河滨办事处金地社区的“六位一体”管理模式,乌当区金华镇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治模式,小河区的塔式网络管理模式,白云区艳山红办事处的“六型社区”……在贵阳市平安建设工作中,各级部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探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好方法,贵阳市积极以这些典型经验引导全市的基层平安创建工作。
6月27日,贵阳市召开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现场会,提出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主线,通过5年的努力,使全市政治更加稳定,社会更加安定,秩序更加良好。“平安贵阳”建设达到新水平,力争实现“五个明显提高”、“五个稳中有降”、“五个防止发生”,在“十一五”期间再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称号。与会代表参观学习了云岩区、南明区、乌当区、白云区、小河区部分街道(乡镇)、社区开展平安创建、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情况。大会同时命名授牌了一批平安街道(乡镇)。
在过去的三年中,贵阳市以“平安贵阳”建设为载体,全面构筑“六大网络、五大系统、四大机制”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夯实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营造“居住在贵阳、创业在贵阳、平安在贵阳”的良好环境,形成了上下齐动、各方参与平安创建的浓厚氛围,初步实现了“五个明显”的目标,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2005年,贵阳市被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综治工作优秀地市称号,并因连续三次获此殊荣,成为中央综治委授予“长安杯”的四个省会城市之一。
基层基础是平安建设的根基,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贵阳市把强化基层、夯实基础作为平安建设的重头戏来抓。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政法综治组织为骨干,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的平安建设工作网络,筑牢维护社会治安的第一道防线。贵阳市财政每年拨出300万元平安建设专项工作经费,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持适度增长,保证平安建设运转经费。深入推进社区防控、重点防控、技术防控、农村防控等基层治安防控,树立“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思想,从源头上解决和治理突出的治安问题,消除各种社会矛盾和治安隐患,强力维护省会城市的社会稳定。坚持重在基层、重在建设的方针,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筑牢基层治安防线。为确保“平安贵阳”工程取得实效,贵阳市各级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真正把平安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部门(单位)、落实到责任人。
同时,贵阳市制订了《贵阳市创建平安区(市、县)乡类考核办法(试行)》,从组织领导、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群众满意度等7个方面考核平安建设工作,有力地指导、推动了“平安贵阳”工程各项工作的进行。
作者:张健 成嘉廷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