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所代表的海外资本对A股的垂涎三尺几乎是不加掩饰的;宏观经济下一步调控力度可能加码。9月份……
新快报综合报道上周末,证监会和国家外汇局批准了斯坦福大学、通用电气资产管理公司和大华银行的QFII资格,并批准安保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和耶鲁大学共2.5亿美元的QFII额度。 至此,45家获得QFII资格的机构中已有39家瓜分了74.95亿美元的投资额度,也就是说,总共100亿美元的QFII额度如今只剩下25.05亿美元了。但显然,在中国股市美好未来的诱惑下,这个数字远远不够。
利好QFII审批速度越来越快
明眼人会发现,新批QFII资格的速度越来越快,此次新批的三家距离上次尚不足一个月时间。市场观察员此前曾预测,立场不同的外管局和证监会可能会令QFII和QDII的审批额度达到平衡。而如今,QFII审批速度的加快正在令其额度与目前共计88亿美元的QDII额度迅速接近。QFII所代表的海外资本对A股的垂涎三尺几乎是不加掩饰的。市场人士预期,一旦QFII额度放开,将肯定成为A股市场继续向上的重大利好。与此同时,QFII资格的拥有者也正从最初的投资银行向多元化发展。像最新获批的斯坦福大学、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以及先期获批的耶鲁大学都是争先恐后进入A股市场的“另类”。来自于监管部门的人士曾暗示,QFII额度除去剩余的25亿美元外,如果要想满足已有资格却未申请额度、已获批额度但还想追加额度、还在申请获批资格的三类QFII,至少还要在100亿美元之外额外新增50亿美元额度。而这一数据,在摩根大通首席分析师龚方雄的眼里更是被放大到100亿美元。
利空下一步调控力度可能加码
7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货币供应高位运行、信贷增速偏快
7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占央行全年信贷目标计划的94%,而这发生在央行提高了一次贷款利率、两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发行定向央票等紧缩措施之后。不仅信贷总量没有控制住,而且结构也不理想———中长期贷款继续高位增长的趋势,对经济中长期过热的影响更大。
存款活期化或意味实体经济启动
从存款结构看,2005年出现的存款定期化趋势已经有所改变。前7月活期储蓄存款比去年多增1308亿元,定期储蓄存款同比少增加1322亿元。股市红火和恢复新股发行,使得部分居民将部分定期存款转去投资股市和基金等,转为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的保证金。此外,居民对未来通胀的预期,也使得存款趋向短期化和活期化。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虽然企业盈利的同比在下降,但环比在上升,这样企业把资金更多地转移到实体经济中。这将带来几个后果:一是企业贷款的需求在上升;二是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增强,对下一步的调控压力很大;三是居民户长期存款放慢短期存款增加,转向股票等资产,也导致资产重估的上升。
下一步紧缩措施应该加码
面对严峻形势,专家一致认为,下一步宏观调控应该加大力度。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适当发挥汇率在实现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独特作用”。对此,有专家提出,下一步央行可能会利率、准备金率和汇率三箭齐发,而且紧缩政策出台的频率可能会有所提高。发改委宏观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认为,我国经济增长虽然处于高位增长,是“偏热”的,但并未偏离近三年总体水平,尚未“过热”。从近两个月数据看,宏观调控举措对抑制流动性和信贷过度投放已发挥作用。但经济高位增长的约束性条件在加剧,通胀风险、金融风险、产能过剩行业投资风险等潜在风险在加大。(吴谭)
(金陵/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