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大方的崭新高楼+声名远扬的高新企业+园区中涌动的无限活力,难怪很多去过硅谷的人感慨说,深圳高新园区建筑群的气质是和硅谷最像的。人们可能忘记了,从最初的惠普到今天的Google,硅谷不少企业都是从自家的车库开始创业成长为IT巨人的。 给创意一个空间,给中小企业更多机会,这种创业理念和活力氛围才是硅谷更重要的财富。令人欣喜的是,在这方面,深圳也在向硅谷模式靠拢。
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经济中最活跃的微观实体。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离不开大型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但更少不了无数中小企业源源不断的活力提供。在经济体中,小企业只是最基础的小细胞,但只有千千万万个细胞健康地分裂,整个经济体才能不断发展、成熟。
当一个企业“出人头地”后,总能轻易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因为大家都愿意锦上添花。但企业家们自己明白,当他们“筚路蓝缕”般创业时,内心更渴望也更需要得到关注和扶持。帮助更多企业跨过创业的第一道门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对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深圳来说,用“廉租厂房”降低创业门槛是一条不错的思路。
日前,深圳出台一系列政策“从发展空间上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为创业和成长期的企业们“送温暖”。政策明确规定:利用已建或在建的同富裕工业区和扶贫奔小康工业区,采取租用和命名挂牌等形式,通过政府引导,建成一定数量的“廉租厂房”,满足从孵化创业阶段走向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扩大生产空间需求。
现在,深圳的产业正面临结构性转型,传统制造业的身影慢慢淡出,城市现代化对创意、设计等产生了大量新的需要。创意产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也许不需要太多的税收政策倾斜,但更希望有既经济空间又大的工作环境。如何给类似企业“有创意”的空间,很多城市已经进行了有益尝试。
北京大山子798艺术区、上海苏州河畔现代艺术创作中心“春明艺术产业园”、深圳华侨城OCT艺术中心,都是把仓库变成“梦工厂”的成功案例。不知不觉间,类似的“空间创意”“土地创意”,已经从民间尝试带上了更多的政府色彩。不管是把老工业区变成“创意产业园”,还是通过政府引导建设“廉租厂房”,政府均是通过政策导向给创业企业更大的空间,同时,如此积极的扶持也表明对创意企业的期待。
不可否认,我们整个产业中的技术含量、科技含量还有待提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新创意、新技术的诞生。
企业成长所需要的土壤、阳光、雨露,政府正在努力提供。接下来,我们更加期待,在深圳的产业园和廉租厂房中,可以孕育出更多的华为、中兴、腾讯。到那时,我们就可以骄傲地说,深圳,和硅谷真的很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