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季少年待在了他们本不应待的地方。
这是四个正处于花季的少年,其中的两位即将步入17岁。但令人怅惘的是,生日那天,陪伴他们的只能是冰冷的铁窗和硬板的牢床。这个月,警方在文明路展开了一次有针对性的伏击行动,目标就是由他们四人组成的抢劫团伙。在少年落网后,记者曾与他们有过一次谈话。谈话的感觉难以言说,他们的有些话记者相信是真的,但有时候,他们闪烁的言辞、有针对性的回避和否认却让记者觉得难受。
撰文/记者欧阳晨 实习生张爱荣 通讯员罗裕秋 摄影/记者海国
案发:四少年打劫学生抢手机
8月3日下午1时50分左右,高三学生胡某聪像往常一样挂上耳机一边听歌,一边去学校上学。刚走到仁康里路口,他就被四个人拦住了。一个穿着黑色T恤和牛仔裤的“黄毛”向胡某聪走了过去。
“他拍拍我的肩膀说,‘靓仔,在听什么呢?’”胡某聪对记者说,“他微笑着说了一些‘客气话’,随后就问他身上有没有钱,我当时只有5元,如实地告诉了他。”“黄毛”笑脸马上消失,用力摁住了胡某聪颈部。
“谁稀罕你的5元!”另外三个同样穿得时髦的青年也围了过来,在胡某聪身上搜了个遍,最后只从裤袋里搜出了一部摩托罗拉手机。“手机立刻被‘黄毛’拿去。”胡某聪意识到自己被打劫了,于是就想去夺回手机。结果4人再次把胡某聪围住,把他推倒在地,一阵踢打之后逃跑。
胡某聪爬起来后边喊边追,跑到人民路长塘街路口时,他发现这四名少年已被便衣民警抓获。
对话:想出去和朋友一起上学
翻看记录,四名少年中有两人要在看守所里度过17岁生日。更令人吃惊的是,主犯李浩早在2005年年底就因抢劫被判刑三年缓刑五年。从今年4月4日从看守所被放出,到今年8月4日再次入狱,恰好四个月。
记者:刚放出来,怎么又去做?
李浩:有人打了我。我早晨从网吧出来,一帮人冲出来,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回事。有两个拿着棍子,一下子打下来,我头被打破了。
记者:你跟人有仇?
李浩:没有,我出来后再也没有惹事。
记者:你不是欠人钱吗?
李浩:我欠人300元,但不敢跟老爸说。从网吧出来后,我就去借钱,但借来借去,我的朋友都没有钱……
记者:你父母都做什么的?
李浩:我爸是“走鬼”,爸爸妈妈很小时候就离婚了,后来老爸又娶了一个。
记者:你家里人对你好不好?管你吗?
李浩:我爸爸对我很好,我后妈和我关系就一般,平常没什么话说。我后妈有个女儿,现在读高二,我很羡慕她。以前我想,她什么也多过我,好像去买衣服时她多过我。现在长大了,想回来,可能是我自己,以前不听他们的话,成绩不好,又成天出去玩。
记者:你恨不恨他们?
李浩:不恨,谁也不恨。我小时候不听话,老爸就打我。现在不打了,因为他说,你现在已经这么大了,有什么事情你会去想,不用我去管这些事。(哭泣)
记者:老师呢?你为什么不读书了?
李浩:我成绩不好,老师说我无心上学,散漫,我读完初中就没读了。我以前觉得老师会讨厌我。因为那时候我觉得老师什么都针对我。好像我去厕所,我报告老师。老师也不让你去。每次老爸被老师叫去,回来后就打我,我也觉得是针对我。但人变大了,才会觉得老师是在帮我。
记者:想过今后怎么办吗?
李浩:想过。我第一次在里面坐的时候就想,现在也想,出去以后干什么做什么呢。一个是都市,第二个是找工作,第三个是要管我自己的克制能力。不要人家叫我去玩,我就去玩。如果可以出去,我一定会继续做我想做的事情!
记者:什么事情?
李浩:想出去读书,和我的朋友一起上学,读书,放学!
记者:你跟李浩怎么认识的?
陈明(同案犯):我跟他不熟,以前仅仅是见过几面。那天他过来问我们,去不去抢东西,我们说好呀,还在考虑的时候,有个穿校服的走过来,他就冲上去卡住脖子,然后招手叫我们过去,我们就过去了。
记者:他让去就去?你学过法律没有?
陈明:他们都去了,我也只好过去。学过政治。当时以为问完口供就可以走了。
记者:父母平常不管你的吗?
陈明:管呀!但我爸跟我都是谈他的工作。他有时候会出远门,一出去就是好几天,然后回来看下我。不过,他说,要我在外面带眼识人。
“考试没考好,从此心灰意冷”
4少年犯事其实并非偶然
案发第二天下午,记者采访了侦办此案的民警。在他们眼中,这4名少年与职业性的犯罪嫌疑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认为,这四人虽然未满18岁,但在文明路一带却作案多宗,在打击时并没有将他们看轻。
越秀区公安分局便衣大队何中队长告诉记者,这4名少年的被捕并不是偶然事件。实际上,警方是特地派出便衣小组打伏击的。他说,最近的警情分析显示,在文明街一带,时常有一批年纪较小的犯罪分子在实施抢劫犯罪,近期活动还甚为频繁,百姓意见很大。针对这一情况,便衣大队安排了一组便衣伏击在侧,伺机抓捕。
是少年还是罪犯?对于记者的提问,何中队长说他明白记者的意思。但他依然说,他们是将他们看成职业性犯罪,对他们的审讯也将持续下去。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可能涉及的抢劫案件有二十多宗。
对于这个结论,陈明的妈妈姚女士怎么都不愿相信。从孩子入狱到现在,姚女士已经瘦了八斤,孩子爸爸瘦了六斤。姚女士说,由于丈夫经常出差,陈明是她一手带大的。在出事之前,陈明染了发。姚女士就问为什么要染。孩子说,染发是为了好看,为了让人觉得酷!
“我孩子很胆小,不会抢劫”
“我孩子很胆小的,平常晚上睡觉都要开着灯和我一起睡。他不会去抢东西的!”姚女士在电话中哭泣着说,她同时告诉记者,孩子跟她说,虽然染了发,但抢劫、文身之类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一般而言,青少年犯罪都是偶然性犯罪,职业性犯罪的并不多。”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少年合议庭杨审判长告诉记者,从少年犯罪的情况来看,参与犯罪的青少年大都是家庭有问题,或是父母离异和分居两地,或是家庭关系不和谐,造成孩子缺乏管教,自制力差的小孩很容易被人利用。此外,学校的教育也有一定的问题。由于现在学校只看成绩,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得不到认同,只能去其他方面寻找突破口。
“孩子的虚荣心太强了”
杨女士的话在李浩身上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李浩的父亲说,很小的时候,李浩的亲生母亲就与他离了婚,孩子现在已经有六七年没见过母亲。
“我好痛心,孩子的虚荣心太强了,一直想出去做‘老大’。”李先生回忆往事,觉得对孩子打击最大的是小学升初中。李浩自己也说,小学时他成绩还不错,原本打算考入广雅中学,但分数不够,派位又没派上,最终在某中学上学。
“那次考试没考好,孩子沉默了好长时间,最后对学习就心灰意冷了。”李先生说,从那之后,原本很乖的孩子就越来越不听话了。李先生不许他跟社会上的人交往,孩子根本不听。
此次出事之前,李浩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回家了。李先生甚至不知道孩子住在哪里,一打电话,孩子就说:“待会再说。”
档案: 未成年人犯罪激增
来自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数据显示,广州市两级法院近年审判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上升,1998年审判生效的刑事犯罪未成年人有514人,2001年为935人,2004年则猛增到1584人。而2005年,1月至9月,审判生效的刑事犯罪未成年人已经达到了1233人。其中,排在前5位的少年犯罪依次是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强奸、寻衅滋事,上面的这种排列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当稳定的。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此次花季少年犯罪事件中,青少年的“职业性”犯罪初现苗头。
听说4名少年的故事,长期从事德育工作的杨老师告诉记者,这是孩子自我寻找压力释放的反应。拿李浩来说,现在的父母都是流动小贩,家庭环境不好。学校老师曾多次找李浩的父亲谈话,但对于孩子的学习,李先生却一点忙都帮不上。进入初中后,由于基础不好或者生活环境复杂,李浩就越来越不听话,多次表示要当“老大”。
杨老师说,现在孩子喜欢看的是暴力、恐怖、血腥的电影、电视、漫画书,比如现在的“龙虎门”。网络游戏更是以“PK”为主,稍不满意就喊打喊杀。受到电视、电影等的影响,孩子为了向同伴显示自己“威力”,做“老大”,一开始是在校园里横行霸道,进而发展到在社会上胡作非为。此外,由于当前体制上的一些规定,老师很难对校园差生进行管教,学校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够重视。加上目前学生每天学习的时间实在太长,容易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提醒: 学生哥们务必当心
学校内无心上学和已经辍学的16~18岁的青少年会和社会上的一些不法青年混在一起,物色上学放学时独自一人行走的学生哥实施抢劫、勒索,比较常见的发案地点是一些偏僻的宿舍和居民楼的巷子内或者出入口。他们分工甚为明确,有人实施抢劫,有人“把风放哨”。
大塘派出所教导员赵军告诉记者,近年来,巡逻民警、社区民警、治保人员都会在孩子上学放学时段加强对一些易发案地点的巡查。因此,类似案件多发生在学生上下学的途中,虽然不算多,但是犯罪性质恶劣。警方希望这些刚刚进入社会的少年能够从此事中吸取经验教训。毕竟,人生的路还漫长。
警方同时提醒,学生哥在上学、放学时一定要多留心,最好能结伴而行。首先,尽量不要单独出街,犯罪分子一般都是对单独一人的学生作案,对小团体的学生一般不敢下手。其次,遇到威胁时要大声求助,不要任由犯罪分子带到偏僻地方。最后,学生身上尽量不要携带太多的财物,手机、MP3、钱包最好不要外露。(本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