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6日电 央视《新闻调查》播出节目《留守儿童》,以下为节目内容。
总制片人:梁建增 关海鹰
制片人:张洁
编导:陈新红
摄像:王晓鹏 李季
录音:呼和
非线编辑:陈庆燕
助编: 王萌萌
解说:姚宇军
责编:郑刚 宋薇
合成:吕钢
策划主管:赵华
执行制片人:胡劲草
播出主管:孙金岭 郑曼茜
监制:梁晓涛 庄殿君
总监制:孙冰川
被采访人:
吴 强 11岁
吴 敏 14岁
杨雪莉 10岁
罗德明 9岁
林 涵 11岁
杨照军 杨雪莉爸爸
王安禄 四川邛崃夹关镇草池小学老师
王安珍 四川邛崃夹关镇草池小学老师
但启顺 成都市52中老师
刘 毅 四川遂宁复桥镇中心小学校长
刘 智 志愿者
蒋银凤 志愿者
董理平 志愿者
林涵外婆
赵全江 志愿者
李 佳 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
“流动人口”、“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的常用词。 说国情,就不能不说到这个群体。数以亿计的人流动在城乡之间,形成了近年来引人注目的经济社会现象。不知不觉间,在流动人口的背景上,悄然生长起一代孩子。他们有的跟父母进了城,而更多的是留在村里。留在村里的孩子,远离父母,远离公众的视线,他们分散在一个个村庄、一个个家庭,在一天天得长大。他们是怎样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父母有没有别的选择?他们期待什么样的帮助?远离父母的日子,是什么滋味?
这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四川遂宁复桥镇中心小学的吴强正从学校赶回家里。然而,在家里等待他的并不是父母,而是每星期只能见一面的姐姐。几年前,吴强的父亲外出打工生病去世,家里欠了许多外债,为了还债和生存下去,母亲又不得不外出打工。
记者:你妈妈走了多久了?
吴敏:两年。
记者:那你妈妈走以前有没有嘱咐你什么事?
吴敏:就是带好弟弟。
记者:你妈妈有没有跟你说她是到哪儿去打工 去哪儿?
吴敏:没说。
记者:那你妈妈离开家的时候就没有跟你说我今天要出门了?
吴强:嗯。
记者:那你回来的时候家里什么样子?
吴强:没人。
妈妈不辞而别,照顾弟弟的担子自然落在姐姐身上,可是上初中的姐姐因为住校每周只能回来一次,9岁的弟弟平时的生活也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记者:他一个人能行吗?
吴敏:能行,他也做得了饭。
记者:你放心弟弟一个人在家吗?
吴敏:不放心,还不是这样看着,老师不准请假,说是要学习。
记者:那时候你每天担心他什么上课的时候?
吴敏:担心他一天不吃饭,就是懒了他不想做。
记者:你还担心他什么呢?
吴敏:这么热的天 下河洗澡。
记者:还有呢?
吴敏:还有在学校惹事,不听老师话。
记者:这些都是你担心的。
吴强的妈妈出去打工两年,一直没有回来过,也没有给姐弟俩带回任何的消息。听亲戚说,妈妈去了遥远的新疆打工,可是妈妈要在外打工多久才能还清家里的欠债?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和姐弟团聚呢?这一切都是未知数,姐弟俩只好耐心的等待着。
记者:妈妈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跟你们联系,你有抱怨吗?
吴敏:没有 没有抱怨,家里(欠)这么多帐她出去,还是有可能的。
记者:就你理解妈妈为什么出去?
吴敏:嗯。
记者:现在你们俩的生活是靠什么?
吴敏:靠低保,政府给的低保。
记者:低保是一个人60,那就一个月你们两个人120块钱,够用吗?
吴敏:有时候还是不够,因为要看病。
记者:你生过病吗?
吴敏:生过啊。
记者:你生过什么病?
吴敏:不知道 严重得很,吃什么吐什么。
记者:那后来去看病了吗?
吴敏:去了,我们老师叫我去看的。
记者:花了多少钱?
吴敏:几十块啊。
记者:那你有病的那个月生活费就不够了。
吴敏:嗯。
姐弟俩平时省吃俭用,就连过节也不会有太多的开销。
记者:过年呢?
吴敏:过年就这样过呀,跟平常一样。
记者:我看你们邻居所有的邻居家里头都有春联,只有你们家没有春联。
吴敏:买要钱的。
记者:多少钱一副春联?
吴敏:不知道,我听他们说几块我就没买。
记者:他过年过节的时候会跟你要一点什么吗?比如说过年的时候,姐姐我想要一点鞭炮,几个鞭炮。
吴敏:要过呀。
记者:吴强 你跟姐姐要的时候,你怎么说的?
吴强:我说 我说别人都有玩的,我没有 我叫她给我买。
记者:给他买了一点鞭炮吗?
吴敏:没有。
记者:一点都没有买吗?
吴敏:没有,连糖都没有买。
像吴强姐弟俩这样独立生活、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占的比例很少,更多的留守儿童是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朋友生活在一起。在邛崃夹关镇草池明天小学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这里有在校生141人,其中45%属于留守儿童。
记者:你们是二年级是吧?
学生:是。
记者:二年级 那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
学生:好。
记者:你们帮忙回答一下。
学生:好。
记者:你们这些同学谁的爸爸妈妈没有在家,到外面去打工了?举手。
学生:我,我妈妈不在家。
二年级有23个同学,其中家长在外打工有13个。
记者:你们当中有谁到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去过?你去过,那你告诉我那是什么地方呢?
学生:上海。
记者:上海什么样子?
学生:那时候我很小,那里很好看,有很多楼房。
记者:那你到上海的时候爸爸妈妈有没有想,你跟着爸爸妈妈在那个地方上学。
学生: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
记者:你有没有想过?
学生:我那时候很小不知道想那些。
记者:这个女生,你是 你妈妈在哪儿打工?爸爸妈妈。
学生:成都。
记者:你去过吗?
学生:没去过。
记者:你有没有想到成都去上学?
学生:想了,那次我回来的时候,第一次回来的时候很想,我在家里哭,很想到妈妈的那里去读书。
记者:那你妈妈呢 让你去吗?
学生:她说她那里没有我们的房子就没有让我去。
记者:让你回来上学?
学生:嗯。
学生:我的爸爸妈妈在江苏打工。
记者:你去过吗?
学生:去过。
记者:那儿好吗?
学生:好。不过我读三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就让我回来了。
记者:你在那儿读过一段时间是吧?
学生:读过,一年级 三年级都读过。
记者:为什么回来了呢?
学生:因为那里的学费太贵,报名的时候就要一千多块钱。
记者:就是因为学费太贵了。
学生:是。
记者: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的请举手告诉我。
四年级有29个同学,其中家长在外打工有21个。
学生:我爸爸在甘肃打工。
记者:甘肃。
学生:我爸爸妈妈在江苏打工。
学生:我爸爸妈妈在江苏打工。
学生:我爸爸在雅安打工。
学生:我爸爸在新疆打工。
记者:在新疆什么地方?
学生:不知道。
学生:我爸爸在青岛。
学生:我的爸爸在西藏。
学生:我的爸爸在成都 妈妈在韶关。
学生:我的爸爸妈妈在北京。
记者:你去过北京吗?
学生:没有。
记者:你想去吗?
杨雪莉的父母在北京打工,她现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记者:孩子她爸妈走的时候,孩子什么样?
杨雪莉的奶奶:五六岁的时候就丢在家里边我们带,带几年了。
记者:要是不出去打工在家不行吗?
杨雪莉的奶奶:没有零用钱用嘛,种的地基本够吃,零用钱不好找。
记者:她爸爸挣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呢?
杨雪莉的奶奶:花在修房子,供娃儿读书,这是两件大事。
记者:像你们左右邻居什么的都有出去打工的?
杨雪莉的奶奶:都有,有的家走完了。
雪莉家所在的草池村属于山区,这里人多地少,大多数壮劳力都外出打工,留守家里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近两年,不少妇女也陪着丈夫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雪莉带我们到她父亲贷款修建的新房,新房修好后,她们一家三口还没来得及好好的住上一阵,为了还清贷款,父母又出去打工了。
记者:你回到这个房子里来爸爸妈妈都没在,就是一个空房子,你还想回来吗?
杨雪莉:想。
记者:你想回来做什么呢?
杨雪莉: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让爸爸妈妈回来看到。
记者:那自己写的杨雪莉 郭荣美 杨照军,那是谁呀?
杨雪莉:我爸爸妈妈和我的名字。
记者:你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是在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写的名字吧。
杨雪莉:嗯。
小雪莉用自己的方式思念着远方的父母,我们按照雪莉家提供的地址来到北京国美第一城寻找她的父母。不巧的是,雪莉的母亲因为老家有事临时回去了,我们见到了雪莉的父亲,他在建筑工地上干泥瓦工。
记者:你看这个,这是你女儿写的一段话,她把你们一家三口的名字就这样写在墙上,挺调皮的,她在墙上写的那个你看到了吗?
杨照军(雪莉的爸爸):我走的时候没写,就是最后写的。
记者:你们都走了,她一个人在一个空房子里觉得她一个人也挺孤单的。
杨照军(雪莉的爸爸):就是啊。
记者:她自己拴钥匙,然后带我们去你们家。
杨照军(雪莉的爸爸):就这点不好,孩子一个人在家里,我也觉得不大好。
记者:你有没有想过把孩子带在身边,让她到你身边来上学?
杨照军(雪莉的爸爸):不行 这外边的学费高,主要是因为学费承担起来太吃力,就是都要上千的,我们那儿都是两几百块钱。
我还得请孩子来城里读书受到经济条件等限制,许多民工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念书。在雪莉爸爸打工的建筑工地上,我们随机调查了一下,很多民工出来打工,一个是为了供子女读书,另外一个也是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
记者:我还得请你给我算算账,就是你一年在外边打工的钱,有多少是用在你的小孩身上的?
工人:就是五千左右吧。
记者:五千左右,那你在外边一年能挣多少钱呢?
工人:就是除了生活费吧七八千吧,八九千吧。
记者:假如你要不出来打工的话你孩子的学费?
工人:供不上。
工人:小孩大的十一,小的四岁。
记者:十一岁的正在上学?
工人:对。
记者:那你出来挣的钱有多少是用来养活孩子?给孩子交学费?
工人:我出来挣的钱家里边全面的,生活什么全消费都用。
为了有更好的生活农民选择进城打工,那么他们远在家乡的孩子因为缺失父母关爱,将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怎样的问题呢?
邛崃夹关镇草池明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罗德明,是一个性格内向的留守儿童,几年前罗德明的父亲外出打工,遇车祸死亡,后来他的母亲为了生活又离开他去城里打工,现在罗德明虽然和爷爷奶奶住在一个院里,但却自己单独住一个房间,平时回家后,罗德明要喂养母亲留下来的两头猪,性格内向的他总喜欢一个人到外边去打游戏,很少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和交流。
记者:你心里高兴的事 让你生气的事,你会跟谁说呢?
罗德明:没跟谁说。
记者:跟奶奶说吗?
罗德明:没有。
记者:跟妈妈说吗?
罗德明:没有。
记者:跟老师说吗?
罗德明:没有。
记者:那跟谁说呢?
罗德明:谁都没有。
记者:高兴不高兴都搁在自己心里呀?
罗德明:嗯。
记者:不想跟一个人说吗?
罗德明:不想。
记者:那你高兴的事跟一个人说,跟你一块高兴多好,你有没有特别高兴的事,特别想让别人知道。
罗德明:没有。
记者:那你有没有特别不高兴的事也想跟人说一说,说完了心里头就舒服一点。
罗德明:不想。
记者:有没有不高兴的事?
罗德明:有。
罗德明的奶奶无法了解性格孤僻的孙子在想些什么,而远在成都打工的母亲也是不定时的给他打电话。
记者:你知道怎么跟你妈妈打电话吗?
罗德明:不知道,她给我打回来。
记者:你妈妈如果不打回来电话,你就没法你给她打电话是吗?
罗德明:是。
记者:那你要遇到一个特别困难的事,特别需要告诉妈妈的事,你找不到她,你会让谁给你帮忙呢?
罗德明:没有谁。
王安珍是罗德明的班主任,她在乡村学校教书也有28年,对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比较了解。
记者:就这些孩子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对他性格的形成会有什么影响呢?
王安珍(四川邛崃夹关镇草池小学老师):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孩子有时候他变得孤僻,对批评不能接受。
记者:他们是比一般的孩子要敏感吗?
王安珍(四川邛崃夹关镇草池小学老师):要敏感一些,对 这是自然的,因为爸爸妈妈在身边,他也会指出他的缺点优点,爸爸妈妈指出他就容易接受了,老师
他不容易。
记者:如果是过于敏感,那会导致孩子怎么样呢?
王安珍(四川邛崃夹关镇草池小学老师):他性格偏孤僻的话,他会朝不同的方向去,比如说出去贪玩啊,打电子游戏啊
不上学啊,我的班上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只好打电话到他爷爷奶奶家里,爷爷奶奶那是隔代教育,爷爷奶奶非常疼爱他的孙子,很少严厉的批评,都很少。
农民进城打工面对的是快节奏、多变化的城市生活,常年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婚姻面临危机,这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学生:那次我生病了妈妈回来,她哭着对我说 她不会离开我的,她假如说和爸爸离婚了也不会离开我。
记者:你爸爸妈妈都在哪儿?
学生:现在在浙江。
记者:妈妈在浙江?
学生:爸爸妈妈都在浙江。
家住遂宁安居镇的小学生林涵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从小由外婆带大,现在父母离异,因为多种原因林涵和妹妹,只能由外婆抚养。
记者:有多长时间没有看到爸爸妈妈了?
林涵:妈妈前两个礼拜已经来过。
记者:爸爸有多长时间没有看到了?
林涵:七八年。
记者:七八年啊。七八年就没有回来过?
林涵:没有。
记者:你现在还能记起他的样子吗?
林涵外婆:看照片 有照片。
记者:他有电话吗?他多长时间能给你打一次电话?
林涵:有时一个礼拜。
记者:你跟没跟爸爸说想让他回家来,说过吗?他说什么?
林涵外婆:他不能回来。
记者:那平常爸爸不在家 妈妈也不在家,你要有什么事跟谁说?
林涵:外婆。
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孤僻敏感的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关注,那么他们的行为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四川遂宁复桥镇中心小学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调研。
刘毅(四川遂宁复桥镇中心小学校长):厌学 不想学习,逃学 弃学过后,家庭教育的管理方面不到位,导致他们就愈演愈烈。
在复桥镇中心小学的调研报告中提出,有问题倾向的留守儿童除了厌学、弃学外,个别的还打架斗殴、赌博、偷东西。
刘毅(四川遂宁复桥镇中心小学校长):比如说有一个学生,他的父母外出打工了过后,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缺乏必要的监管措施,因为他跟随他的奶奶,他就是白天在学校上课,放学就不回家,就和社会上那些有不良倾向的人在一起混吃烟
喝酒,有一次他和几个校外的人跑到我们学校偷走了我们学生停车场上的三辆自行车,最后被派出所把他送到我们学校来,要求我们学校一定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
成都市52中是一所专门针对有问题倾向的青少年进行教育矫正的学校,在这里也有因监护人无能力管理而送到学校来的留守儿童。
学生:放假了 然后出去玩,然后就和以前的朋友一起玩嘛,没有回家,几个月都不露面。
记者:你几个月都没有露面啊?
学生:一两个月吧。
记者:一两个月的时候你都在哪儿呢?
学生:就在同学家,然后早出晚归嘛。
记者:为什么不想回家呢?
学生:家里有人管着,然后和他们玩就没人管我。
记者:出门的时候做什么呢?
学生:打游戏嘛。
记者:到哪儿打游戏?
学生:游戏厅。
但启顺(成都市52中老师):他到我们学校来之前情况是比较糟糕的,他长期上网
在外面玩,上网需要钱,没有钱外面就偷,他把外面治安亭的东西就偷了,偷了拿出去卖,卖了以后上网,治安亭的东西应该说涉及到比较严重的事情。
记者:对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哪个年龄是他比较危险的年龄?
但启顺(成都市52中老师):应该还是13岁 14岁,在13岁
14岁这个年龄,他不会去思考自己行为的后果,他们很可能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接触,参与社会的集团性的犯罪,这是最常见的。
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除了心里发展方面会受到一些影响外,在学习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草池明天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王安禄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表示担忧。
记者:现在就学生的学习成绩能不能看出来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会因为这个父母不在身边受影响吗?
王安禄(四川邛崃夹关镇草池小学老师):有很大的影响,爸爸妈妈不在,爷爷奶奶督促他比如看看课外书,复习一下课文
很少,遇到一些爷爷奶奶比较年老的还要帮喂一下猪,搞点其它的家务,学生有时候还要看电视,爷爷奶奶也把他管不了,有些时候早上第一节课就打磕睡的,所以他学习必然下降。
针对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2005年4至5月,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进行了专门的调查,调查表明,四川省作为我国劳动力输出大省,目前外出务工人员有1540多万人,全省留守学生大约280万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如何解决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社会又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怎样的帮助呢?
为减少留守儿童中问题儿童的出现,四川遂宁复桥镇中心小学对此进行了探索,该校采取寄宿制的管理办法,让留守学生寄宿在学校。
刘毅(四川遂宁复桥镇中心小学校长):最有效的就是实行寄宿制。
记者:寄宿制有什么好处呢?
刘毅(四川遂宁复桥镇中心小学校长):让他们远离外界环境当中那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我们也可以从学习方面、生活方面
安全方面以及他的思想教育方面对他们尽量关心和帮助,他们到了学校过后明显的自理能力增强了,学会了洗衣 叠被子等等。
在学校关注留守学生问题时,社会对此问题也引起关注。2006年2月共青团四川省委、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部门共同启动了四川省“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全省各地团组织通过不同形式关心和帮助农村留守学生。在邛崃市由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创办的“周末爱心课堂”,让留守儿童们感到了来自大哥哥、大姐姐的那份真切的爱心。
刘智(志愿者):他一看见闻声而出的守夜人马上就递给了他一支蜡烛,吩咐到
帮我把这支蜡烛点起来,守夜人刚一转身,窃贼马上就闯进账房,燃着另一支蜡烛,把账本找来翻了一翻。
蒋银凤(志愿者):我记得我第一次到这边的时候就应该说很意外,因为孩子们脸上就没什么表情,就是说很内向,就是不会主动打招呼,哪怕你主动跟他打招呼。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蒋银凤。你叫什么名字?他就这样盯着你看,看完以后就没什么反应。
刘智(志愿者):我觉得他们缺少什么,他们缺少与人沟通 与人交流,比如说他们回家以后老人没法和他交流
没法和他沟通,你不知道孩子整天在想些什么,所以志愿者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哥哥 大姐姐,跟他们在一起玩,跟他们一起交流。
志愿者每周末有两天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们通过不同的团队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勇于表达,增强他们相互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蒋银凤(志愿者):下面有请我们的小帅哥 陈波给大家讲讲一个故事,用普通话讲还是邛崃话讲?
陈波:普通话。
蒋银凤(志愿者):普通话 声音要响知道吗?
陈波:我在幼儿园的时候。
蒋银凤(志愿者):这是普通话还是邛崃话啊?
陈波:邛崃话。
蒋银凤(志愿者):邛崃话 来 重新再来一遍。
陈波: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和我同学何勇涛放学在路上走,他走到一个人家的门口上一个狗冲出来马上要咬着他,他蹲下用石头砸,那狗还是不断地往前冲,我看见了用石头去帮他砸,最后把狗砸跑了。
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逐渐增强了自信心,而且有什么烦恼事情也会主动告诉志愿者。
蒋银凤(志愿者):有一个六年级的小女孩她递给我一封信,她说她爸爸妈妈离婚了,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她现在是一个人跟爷爷奶奶一起,然后觉得很孤单,她的原话是这么说,我觉得我很孤独,我想跟你交个朋友,跟你说说我的人生,谈谈我的忧愁。一个六年级的小孩子在信里面是这样子跟我讲的,所以我觉得当初我们成立这个周末爱心课堂的时候,宗旨或者说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记者:他说我叫刘智 是吗?你觉得他是像哥哥呀还是像老师啊 还是像朋友啊?
学生:像哥哥。
记者:你说什么 他像什么?
学生:像老师。
记者:你说呢?
学生:他像朋友。
记者:那朋友之间是可以说悄悄话的,你心里不高兴的话可以跟他说的,你会跟他说吗?
学生:会 可以,会。
记者:那个志愿者姐姐呢?
学生:志愿者姐姐我也会跟她说,她也会像我的好朋友。
记者:要是你们谁心里有点不高兴的事,他们能看出来吗?
学生:能。
记者:他会管你们吗特别是男孩子?
学生:会。
记者:你们做什么事的时候他会管你们?
学生:说粗话。
记者:他就会管你们,他怎么管你们?
学生:叫我们不要说粗话 要文明点。
记者:他厉害吗?
学生:不是很厉害。
记者:不是很厉害,你们怕他们吗?
学生:怕。
记者:真的怕?
学生:不怕,因为他很温柔,姐姐很温柔嘛,那个孩子 这个女孩,我觉得老师蛮体贴人的嘛。
记者:怎么看出来的呢?
学生:因为你有不开心的事的时候他会帮你分解你不高兴的事情。
记者:不快乐的事比如说什么呢?
学生:和别人闹别扭 不高兴,所以和志愿者姐姐说。
记者:现在你在孩子们中间有很多朋友。
蒋银凤(志愿者):对。
记者:你也改变不了他们家的经济状况,也改变不了他们家的生活方式,你那能改变的是什么呢?
蒋银凤(志愿者):我可以改变孩子的想法,相对来说在留守学生当中物质的需求帮助不是第一位的,更加是精神上的帮助,我说不管爸爸妈妈在不在家,我们必须要自己自尊
自重 自爱 自强 自立。
志愿者通过和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子,从学习和心理成长方面来帮助他们。董理平是西部计划志愿者,自从他进入罗德明的生活以后,罗德明封闭的内心世界渐渐向他敞开。
记者:到你们家来他会做什么呢?
罗德明:我的字错了 他会给我说,还会给我摆龙门阵。
记者:心里不高兴的事平哥哥来了以后你会跟他说吗?
罗德明:会。
记者:你为什么会跟他说没跟别人说呢?
罗德明:因为他很好。
记者:就当你走近孩子和孩子一起做事 帮他的时候,你想让孩子觉得有人在在乎他。
董理平(志愿者):有人在关心他,如果是有人关心的话,我相信他会很健康的成长,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是如果说没有人管他
没有人理他,觉得这个人可有可无的时候,就是对人的一种伤害,那么他会有困难会自暴自弃,当然对他很不健康,因为我想做的就是我能力之内的,有一些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在这里辅导他一天就辅导一天,能够更长最好。
记者:但是志愿者毕竟是有限的。
董理平(志愿者):虽然力量很有限但是我觉得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注留守儿童。
在四川省,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不仅仅限于青年志愿者,社会各界也介入到关心留守儿童工作之中。由于社会资金的投入,我们在一些学校看见了为留守学生免费安装的爱心电话,这些爱心电话的开通为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父母搭建起了沟通的平台。
爱心电话的开通使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感受到了一份来自社会的关爱,一位学生家长给学校来信说,突然有一天意外的接到孩子从学校打来的电话,我感到很奇怪,事后我询问了他的班主任,才告诉我那是一部爱心电话,以后能及时与老师和孩子沟通,内心非常感动。
在遂宁市我们发现不少由市政府拨专款建立的留守学生之家,在留守学生之家留守学生随时可以得到志愿者的帮助,这些志愿者也不仅仅限于青年学生志愿者,一些机关干部、军人、教师等也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中来。截止目前,四川省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志愿者数已达到6700多人。
记者:刚才王凤过生日看你一直在哭,为什么?
学生:因为我爸爸出去已经有两年多了,他从来也没有给我过过一次生日,总是妈妈给我过的,我看到王凤过生日心里觉得挺感动的,觉得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着爱。
林涵的父母离婚后所提供的抚养费有限,现在小学刚毕业的林涵准备升入初中,可缴纳学费成了问题,一位在机关单位工作的志愿者叔叔给林涵家伸出了援助之手,使林涵能够继续念书。
赵全江(志愿者):我很小的时候我的母亲就去世了,我非常理解像她这种年龄的小孩子,她心里面的这种无助的这种感觉,所以我就想能够用多一点的时间和她在一块,让她感觉到温暖,感觉到心里面有底。
林涵外婆:就是去年的学费高她两姊妹一报名把生活费就用掉了,就是她赵叔叔来帮助她。
赵全江(志愿者):她外婆讲她没有钱上中学的事情,也包括以后的事情,这里我都有想过,我想如果说能尽我的一点力量让她的人生发展得更好一些,所以我想的话我会尽我的力量把这一件事情做好。
留守儿童最缺少的是父母的关爱,而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忙于打工赚钱,而忽略了对孩子成长时期的教育,为此共青团成都市委定期为来城里打工的民工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让他们重视孩子成长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并学会怎样与孩子交流和沟通,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记者:我看大家对这个课还挺响应的。
李佳(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是。
记者:他们过去可能也没有机会听到这样的课,这也是你们面对留守儿童活动的一个方式。
李佳(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一种方式,就是除了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孩子本身,动用社会各界力量来关心他,对他的父母还是要有这方面的教育。
记者:有没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呢?就是现在我们都没法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些孩子的生存状态,那么志愿者的行动对他们到底有多少帮助呢,是不是也解决不了大问题呢?
李佳(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作为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来说它肯定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它的问题要彻底解决肯定要跟我们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社会进步是同步的,但是我们现在目前存在这样的现状,这些孩子们需要关心 需要关爱,我们遇到一个 我们要帮助一个,我们遇到一批 我们要解决一批。
据了解,目前四川省也有2409个乡镇开展了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共建立留守学生之家223所,39万留守学生得到了帮助,今后,共青团四川省委将招募10万志愿者为近300万留守学生直接提供志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