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者朋友,不知您注意到没有?从“多彩贵州风”开始,未加雕琢,原汁原味,像璞玉般闪闪发光的贵州文化,正以旺盛的活力一步步“征服”着国人,让人们欣喜地看到文化舞台上吹起一股清新的———贵州之风!
4月29日,国家文化部的会议室,来自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各领域的专家对贵州的评论,让所有贵州人士气大振:“《多彩贵州风》让人们看到的是丰富多彩的,高文化品味的贵州,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贵州。而且这个崛起是相当有特色的崛起,没有走沿海、沿江省份用浪费资源和大量人力资源进行工业化的一条路,而是选择了用文化崛起的路,这个意义非常的重要,而且给人们很多启示。”
一个地域、一个时代的文化高度,理应以其所创造的最高文化成果为标志。从上世纪80年代轰动中国美术界的“贵州现象”,到今天“多彩贵州”一系列文化品牌的打造推出,经济相对落后的贵州,民族文化正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都说英国人宁可失去整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一个文人及他所代表的文化思想价值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其实,在当今世界,文化正作为一种软实力,与政治、经济一道,构筑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格局之中的坐标。正如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所言:“只有文化大国,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
“贵州之风”源自何处?若不知“风”之源,你也许就只见满台绚丽的色彩,而无法领略其中蕴藏着的贵州文化的丰富内涵。那么,请跟随记者的脚步,感受这股发端于文化的贵州之风。
请读本期———《“风”起黔山》(上)
盛夏已至,刚刚赢得“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贵阳依然是凉风习习。但记者历时一个多月的采访却时时感到一股股扑面而来的热风,这股来自黔山秀水的文化热风,不仅让人感觉到这片民族民间文化沃土正强烈跳动的脉搏,同时也正以她独有的魅力撞击着每一个贵州人的心灵,令贵州人热血澎湃士气大振。于是记者力图去寻找这股风的源头。
风
艺术是情感的派生和依附物。贵州原汁原味的歌舞除了让人知晓了多彩贵州的千般好万般妙外,留在记忆深处的,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挥之不去的情绪在涌动。这种魅力来源于贵州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
一阵阵掌声激起四座一阵阵的激动。灯光投向舞台,当观众随着阿幼朵饰演的那位苗家姑娘踏上“多彩贵州”这片神奇的高原时,一切该发生的精彩瞬间出现在眼前:舞台上,身着盛装手执一对鼓棒的苗家汉子,正娴熟地击鼓面、敲鼓边,鼓棒轻松地互相拍击,节奏明快的乐句在鼓棒的精巧组合下流畅地回旋在舞台上下。素有苗家迪斯科之称的《反排木鼓舞》,正将苗族古歌中“跋山涉水”的万苦千辛延展成“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那无拘无束的舞蹈语汇,体现着苗家人在长期的创造、传承、提炼与熔铸中所积累的感觉经验。还有充满阳刚力量和审美的苗族男子群舞《岜沙邦哟生》、结合了清新柔美的舞姿与假声演唱的黎平洪州琵琶歌的侗族舞蹈《多耶》,还有布依族“好花红”那耳熟的元素,土家族摆手舞那动人的韵律,彝族舞蹈那特有的雄奇,仡佬族民歌那悠长的韵味……
一个个凝聚着丰富民间文化元素的节目,串成了这一台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从它2005年10月1日第一次在省城贵阳的北京路影剧院精彩亮相,就轰动了林城。“晚上去看《多彩贵州风》”成为许多海内外游客和本地市民夜生活的首选。截止到记者采访的6月中旬,节目已演出了170多场,这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贵州的观众说,《多彩贵州风》展示了贵州人生命中的华彩乐章,而来自省外的观众则认为:贵州是我们寻找诗意生存的精神家园。
“咱们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太丰厚了,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多彩贵州风的艺术总监张宝林谈起这台节目话匣子就打开了,仿佛节目是自己的孩子。这不,深圳演出服务中心前来洽谈《多彩贵州风》赴广东商演事宜,他刚刚和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小舟商量完此事。
这台节目的诞生,发端于去年3月在我省创下历史上群众性文化活动新纪录的“多彩贵州”歌唱大赛。由于有52274个节目近55000人参加比赛,一大批优秀人才得以展露头角。与此同时,游客纷至沓来的黄果树瀑布节也让有识之士开始思考:“我们有这么多人才,又有这么多优秀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为什么不在此基础上打造一台针对游客的大型节目?”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多彩贵州风》很快诞生。
而另一项直接受益于这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比赛,则让贵州人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扬眉吐气。
5月20日晚,经过20天紧张而激烈的角逐,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团体赛落下帷幕。我省代表队以971.50分的成绩位列第十名,并登上“青歌人气榜”第三名,实现贵州队在青歌赛团体赛设立8年来的历史性突破。成绩下来,作为贵州总领队的崔文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感慨道:“这是团结的力量,也是贵州的原生态歌声征服了观众和评委!”在这个全国收视率极高的舞台上,我省的歌手普遍展示出极高的水平,而原生态歌手的歌声则被称赞为“沁心的歌声,洗涤你疲惫的心灵”,全部选手顺利进入7月份的个人决赛。
读者也许还记得赛场上的一幕:青歌大赛第九场,我省的原生态6人组合,演唱的苗族多声部情歌《你像一朵花》扬威赛场,刷新了原生态演唱的得分纪录,获得98.69的高分,综合素质测试中选手雷艳两个题目全部答对,得到0.25分,最后综合得分98.94分,评委情不自禁起立鼓掌,雷艳却伤心地流下眼泪,这是为何?6月22日,记者在凯里白果井的青歌赛歌手训练基地遇到雷艳问及此事,她道出个中原由:“原先预想我们应该冲击到99分的,没想到是98.9分,那一刻特别失望。”
就是凭着这股一定要争第一的劲头,7月中旬就将赴京参加青歌赛个人决赛的26名原生态歌手,在热辣辣的太阳下认真地做着赛前准备,有的在听录音,有的在试唱,有的在恶补音乐知识……全封闭的集训每一个人都铆足了劲,就连演出繁忙的阿幼朵也请假赶来参加这最后的冲刺训练。
“经过团体赛后,我们侗族组合的分数是第一名,苗族组合是第四名,阿幼朵组合排在第十名。下一轮的比赛有实力也有压力,但咱们贵州的民族音乐太丰富了,照这样的势头下去,下一届再下一届我们都能够取得好成绩。当然,这只是展示贵州的一个平台,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面对即将到来的个人决赛,崔文玉和来自贵州师大、省音协的专家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雅
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推出,高雅演出一台接一台,充满阅读氛围的书店一家挨一家……其实,文化是城市的形象,是城市的智慧,更是城市的灵魂;是传承,是血脉,更是综合实力的驱动力。有容乃大,贵州,正以宽阔的胸怀学习着,也以顽强的精神创造着
舞台下是观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伴着有节奏的掌声还响起“霍拉舞曲!霍拉舞曲!”的呼喊。舞台上,享有极高声望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薛伟演奏了他具世界顶级水准的《霍拉舞曲》之后,禁不住观众的热情加演了一曲又一曲……
6月18日的夜晚,落成不久的贵阳大剧院散场后,观众依然不愿离去。等着请大师签名的人们将大厅挤得水泄不通,而作为贵阳歌舞剧院的首席小提琴手,徐建新更是为能在贵阳听到这样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而兴奋不已。让他惊喜的是,被贵阳人热情感染的薛伟承诺:8月的“花溪之夏”艺术节,他还会来到这片热情的土地。
6月30日,中央音乐学院著名二胡演奏家于红梅的音乐会;7月,贵阳籍旅德著名钢琴家谢亚鸥的两场音乐会;8月,上海木偶剧团的大型木偶剧《灰姑娘》;“花溪之夏”艺术节各项活动接踵而至……每年都为贵阳引进10台以上节目的贵阳演出公司经理莫洪军,说起各种演出不禁有几分自豪:“咱们贵阳在西南地区的各个省会城市中,高雅艺术的演出可算是最多的。你不会想到观众对艺术的要求是多么地迫切,而这些观众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长带着孩子来的。高雅艺术对提高市民的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再一次席卷全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中,贵州年轻一代的艺术素养得到了全面的大检验。从山东到贵州旅游的王女士无意中看到两场半决赛,就对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天啦!我还以为这就是一场选美活动,没想到贵州男孩女孩不仅漂亮,还那么多才多艺!”
7月流火,在遵义汇川艺术中心排练大厅内,导演常红老师正在为演员讲解示范舞蹈动作要领,其他老师也在认真编排剧目所需的现代舞。演员们个个情绪高涨,排练专注认真。马上就要推出这台以歌舞杂技为主的大型节目《红色遵义》,遵义杂技团的每一个人都在作着最后的准备。
10月20日即将在遵义拉开帷幕的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不得不让人回顾遵义杂技团曾经一次又一次创造的奇迹:成功编导的许多新、奇、美、险节目,完成了63个国家和地区的访问性和商业性演出,创收1000多万元;遵义杂技人用用自己的汗水打造杂技艺术精品,几乎囊括了国内外杂技界的所有荣誉,在曲艺界刮起一股“遵义旋风”。大型杂技主题晚会《依依山水情》入选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成为贵州艺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因了他们,名城遵义获得了“杂技新都”的美誉。看到了文化的力量后的人们开始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名片”:铜仁为自己的旅游资源打造了一台艺术价值颇高的《梵天净土》;都匀推出了大型民族歌舞《绿色黔南好花红》;在7月23日的黔东南州庆上,万人同唱侗族大歌……
而贵州的城市“名片”,也在多方位地完善着。
刚刚走下飞机,趁着还有几个小时才办事的时间,来自北京的胡先生在西西弗书店一呆就是一个多小时,出来时手里多了两袋书籍。“为什么到贵阳来买书?”面对记者的问题,胡先生笑了:“其实这应该是你们思索的问题。这真的是个奇怪的现象,贵阳这么小的城市竟有这么多的书店,而且书店的氛围不错,各类书籍也很齐全,并不比北京的书店逊色。”
书店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的地方,胡先生的感觉和贵阳一家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不谋而合:拥有800万人口的成都书店营业面积仅4万平米,而157万人口的贵阳仅云岩区就有书店营业面积2万多平米。西西弗、西南风、21世纪锦绣、五之堂、行之、万卷书城……国营的、民营的、外来投资的、全省连锁的……据调查,贵阳的万人拥有图书率以及图书种类的多样性是西部城市中最高的,林立的书店和书店中的人群成为贵阳的又一道风景。
颂
夜郎文化、中水考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贵州人在自己的历史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根源,寻找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接中去构筑更多具有自身特色的流行文化资源
凝聚着先民智慧的独木舟、威宁中水遗址出土的陶器玉器、有着浓郁贵州地方特色的建筑和民族服饰……6月中旬,省博物馆的几个展厅活象一台神奇的时空穿梭机,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一切,随着“夜郎故事”、“贵州威宁中水遗址发掘成果展”、“贵州文物保护展”,一一来到人们的面前。
“没想到我们贵州有这么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2元门票太值得了,回去我要组织学生来看。”一边看一边做着笔记的吴先生是位中学老师,他从走进展厅开始就和记者一样,被我们曾经忽略的东西打动了。
这片土地上曾有过怎样的文明和辉煌?直至今天还有多少人保有着祖先的传统和文化?感谢那些荷锄徘徊的考古者和文保工作者,是他们在不断的执著寻找中帮助我们去解读这片土地上曾经的爱和信仰。
谁说只有中原才有过去的文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贵州考古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威宁中水遗址以专家全票通过的成绩当选“十大”。获此殊荣可谓实至名归,中水遗址的发掘揭示出数种古文化遗存,填补了贵州地区史前考古的许多空白。在收获最丰富的鸡公山,发现了众多的祭祀坑遗址,浮选出的旱稻,成为西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旱稻农业的实物遗存。夜郎,贵州考古界多年苦苦追寻的汉代方国,通过比较,考古人发现,此次发掘在鸡公山发现的陶器,与被认为是夜郎文化的典型器物的中水汉墓群出土陶器间既存在时间上的早晚关系,又存在着相互联系。赫章可乐考古发现,贵州境内确实存在一支既不同于滇文化,又不同于巴蜀文化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青铜文化的有力证明,对它的研究、解密,将帮助贵州进一步探秘夜郎,还历史以真实。这些发现和获得国务院公布的6批39处文物,以及25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省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在贵州,更为绚烂夺目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6月2日,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公布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省31个项目40处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居全国第三位,加上已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9项列全国第17位。一向被讽为“夜朗自大”的贵州,又向文化大省迈进了一大步。
小桥流水前精美的鼓楼,在身后依依的远山和村落的背景前,几个姑娘小伙用一种天生的发声方法尽情地歌唱。宛如天籁的侗族大歌,让人震撼的不仅仅是耳朵,仿佛心灵也在颤动。这个民族的歌声承载着一种灵魂与品格,一个维系血脉的基因,其独具的价值已超越自身。
岂止侗族大歌,榕江、黎平的侗族琵琶歌,镇宁、贞丰的铜鼓十二调,台江的木鼓舞、思南的花灯戏、黎平县的侗戏、册亨县的布依戏、威宁自治县的彝族撮泰吉、德江县的傩戏(德江傩堂戏)、安顺的安顺地戏、石阡的木偶戏,兴义的布依族八音坐唱,苗绣以及三都自治县的水族马尾绣,雷山的苗族鼓藏节、三都的水族端节、布依族查白歌节、台江的苗族姊妹节、榕江的侗族萨玛节、石阡的仡佬毛龙节、黔南州的水书习俗……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构成贵州独特的文化资源。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正成为我省建设先进文化赖以植根的基础。保护现有历史遗存,留下民族记忆,是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责任。而展现多彩贵州,合理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作者:杨筱堃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