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投资的成分被一波接一波的政策挤压出局时,结婚、动迁、二次置业三足鼎立,构成申城楼市购房需求的主体。其中二次置业一族,正在逐渐成为购房市场的中流砥柱。
(顾卓敏)
王先生是二次置业一族的典型代表,面对只有90平方米不到房子,明显感到空间不足,因此,打算买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控制在200万左右。 王先生表示,现阶段,钱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花最少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买到最中意的房子。如今与王先生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形成了沪上颇为壮观的二次置业一族,与结婚和动迁一起成为驱动上海房产市场需求的三大关键词。
但是,与结婚和动迁对住房的刚性需求不同,二次置业潮则是细水长流,对楼市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根据调查显示,在二次置业的人群中,70%以上的人在2001年期间购置了第一套住房,4年之后,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具备了或者即将具备购买第二套房的能力。而在2007年内有计划购房的潜在购房者中,有42.2%的人为二次置业者。
同时据汉宇、中原、美联等多家大型中介公司门店反馈情况来看,目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房屋买家几乎绝大部分为自住客,二次置业人群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长宁区一位售楼小姐告诉记者,近2周来,总共成交了7套房子,有6套都是二次置业的人买下的,并且面积都在150平方米以上,总价超过200万。而汉宇地产的中介也表示,在这段楼市低谷期,二次置业的人群无疑充当了一个“救市主”的角色,8月以来有90%的成交来自于此。并且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二次置业的需求仍然会成为驱动上海房市的一大动力。
沪上地产分析师表示,二次置业相对于首次置业呈现出强烈的个性化差异。首次置业是“工作为住房服务”,而二次或二次以上置业是“住房为工作服务”。因为,首次置业面临生存压力,消费者在物业选择上主要考虑一个成本问题;而二次置业从形式看是购房目的由单纯的满足居住的“生存需求”向“舒适需求”转变,这时的消费者有一定的经济积累,对于物业的品质要求会更高,一般会选择一些中高档房源。这对于处在低迷状态下的楼市,无疑是一波巨大的驱动力。
回头客成开发商销售主力
间接重复购买率超过50%以上
本报讯(记者江敏)近年来,开发商创办的会员制俱乐部正在成为开发商销售的一个重要环节,复地、大华、万科等各大品牌开发商巨头纷纷创办了会员制俱乐部,甚至开发商销售物业中,一半以上的销售量都是由这些俱乐部的“回头客”帮助“消化”的。
“在2004—2005年两年中复地售出的物业中,客户间接重复购买率(即原客户推荐购买或原客户再次购买)已超过50%以上。”复地集团副总裁王宁表示。据记者了解,成立各种各样的客户会员俱乐部,在房地产界已经非常普遍。例如,万科的“万客会”、中海的“海都会”、金地的“金地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