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出生于山东博山、现客居澳大利亚的内画艺术大师李克昌先生来到济南,并在济南市博物馆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现代内画艺术
源于山东
内画起源于清朝,就是用特制的笔,在鼻烟壶内反向作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现代内画有京派、鲁派、冀派三大创作流派。李克昌先生告诉记者,现代中国内画艺术起源于山东,1958年鲁派内画大师薛京万将毛笔引入到内画创作当中,打破了传统内画以竹签作为绘画工具的局面;1966年前后,李克昌将毛笔创作的方法传到了北京,此后,笔锋飘逸且富于变化的毛笔代替了竹签这种传统内画创作工具,逐渐在全国各地的内画创作中流传开来,同时也拓展了颜料的种类,形成了现代内画创作与传统内画截然不同的风格。
出身中医世家的
内画高手
李克昌先生出生于山东淄博博山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本想让他“子承父业”,但他却痴迷于绘画和文学而不能自拔,少年时先是随鲁派内画创始人毕荣久先生的侄子学习山水画和人物画,后来领略到内画的艺术魅力,便到淄博市琉璃社跟随内画大师薛京万学习内画技巧。1989年,他以超凡的内画技能,被业界推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专业委员会主任,1996年移居澳大利亚后,其创作成就又很快得到了当地人的文化认同。原第一国际鼻烟壶协会主席祈立仁曾称其为鲁派内画第一高手。
不以壶大壶小
论英雄
经常有人以“内有乾坤”一词形容内画艺术,能在空间如此狭小的鼻烟壶内施展拳脚,进而描绘出洋洋大观的景致来,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创举。有些不熟悉内画的人,或许会觉得壶越大越好,人物多,场面也大,李克昌先生说,其实那些可以攥在手里的袖珍小壶才更珍贵。壶越小,对内画的要求也越高。“你想,壶大,里边的膛也跟着大,用笔都可以甩开了,和在外面作画没太大区别;相反,壶口就黄豆粒那么大,施展不开笔墨,自然就要求更高的造诣。”李克昌先生介绍,在讲究技艺的基础上,鲁派内画更强调作品的文学内涵和思想性。说着,他拿出自己的一幅内画作品《十八学士》向记者展示:在一个小小的鼻烟壶内,绘有十八个人物,生动描绘了唐太宗召集名士“登瀛洲”的故事,场景宏大,人物形态各异,令人叫绝。
“内照壶”没有
收藏价值
内画壶还有个更形象的名字:鬼画壶。鬼,是鬼斧神工的“鬼”,技法之精妙绝伦堪称匪夷所思。鬼,也是神出鬼没的“鬼”,外人只见勾笔搁在壶内,一动不动,谁知笔尖自有动静,无声无息中画面已显。它一经问世,便成为收藏家的掌上宝,今天仍为有鉴赏力的中外收藏家追捧,但如今市面上的内画作品却良莠不齐。如何鉴别?李克昌先生强调,内画作品有工艺品和美术品的区别,美术品具有原创性,当然价值高,具有收藏价值。李先生还指出,目前在市场上经常有数十元一个的内画壶,这些壶大多采用照相影印法制成,严格意义上并非内画壶,而是“内照壶”。这种“内照壶”并非画家用毛笔或竹签手绘在内壁上的,而是用感光材料“复印”上去的,因此没有什么收藏价值。鉴别“内照壶”的三个原则为:一是边缘线条模糊,二是线条深浅一致,缺乏过渡,墨色较浅;三是透过光线看,作品各个部分的透明度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