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面对面》作为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服务于百姓的栏目。自2005年1月份改版以来,加大了节目的信息量,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服务于百姓。以老百姓的视角关注身边发生所有事情都一一记录下来。栏目的负责人说:“我们自
己就是百姓,百姓关心的就是我们关心的,百姓感兴趣的就是我们感兴趣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我们要用电视人的视角,运用媒体的力量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看法。下面是《生活面对面》2005年5月份以来的几个报道例子。
案例一:5月份的某日,生活面对面的热线接到一位残疾人赵先生的电话。节目开播以来,栏目的热线接到过许多残疾人打来的热线电话。在这些热线电话中,他们有的只是想找个知心的人说说心里的苦闷。栏目组接热线的大姐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天天都看生活面对面”,俨然他们已把《生活面对面》当成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街坊邻居。虽然每天短短的20分钟节目,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信息、服务更多的是全体栏目组成员对所有收看我们节目的观众的关怀。同样更多的观众借助栏目,寻求更多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而今天这位赵先生却是为了更多的残疾人而打进电话,在断断续续的通话中。大姐明显听出了赵先生的为难和不好意思,在大姐的鼓励下,赵先生说出了自己的难处。他原是一位福利厂的经理,厂子以生产围巾为主,原来的13名工人,也全都是残疾人,本来想凭着大家肯吃苦的劲头,好好地干一番,可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残酷。前几年,厂子倒闭了。积压的2000多条围巾,赵先生原本想着先放在仓库,等找到销路,把围巾卖了。可以把钱给厂里的其他工友分一分,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可没有料到的是堆放围巾的仓库要拆迁了!赵先生急得几宿都睡不着,这可都是他们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啊!围巾虽然式样老了点,可都是纯羊毛的,柔软暖和,这要是当了破烂卖了多可惜。再说,这围巾里包含了他们这些残疾兄弟希望改善生活的美好愿望,是他们的心血啊!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在家人的提醒下。他找到了电视台,不知道能不能帮帮忙?咱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卖个本回来跟大家也能有个交代。赵先生给我们打进了这个电话,大姐挂在电话后,马上给主编说了这事,当天我们的记者就来了赵先生的厂子。了解情况,节目播出后的第一天,就有许多的观众打电话来说要购买围巾。赵先生高兴告诉我们,在节目播出的当天他就卖出了200多条围巾。
案例二:每个人都有梦想,而梦想的实现贵在坚持,《生活面对面》愿意给每个坚持梦想的人一个展现梦想的舞台。威威是一个高中刚毕业的男孩,从7岁起,他就喜欢上了剪纸。用他妈妈的话说,他简直是痴迷了。可剪纸能当饭吃吗?当威威的妈妈找到栏目,希望给威威一次让他展示才能的机会,大家都看出威威的执著感动了妈妈。妈妈反对的态度转变成了支持。威威说每天早晨看到太阳光照在他五颜六色的剪纸上,特别漂亮。他自己心里就特别充实,也特别有灵感,他希望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剪成剪纸。威威从来没有跟什么老师学过,这些活灵活现的作品闪现着他个人的智慧,他的剪纸最大的特点就是都能立起来,要想让它门立起来需要一定的技法,镂空的花纹有一点剪不好就立不起来了。节目播出后,许多热心的观众都打来了电话,希望帮助威威,栏目的记者通过多方的联系,希望达成威威的心愿。给他办一次展览,也希望威威能够继续学习,学他喜欢的剪纸。总有一天会有属于他的剪纸天空。
案例三:九十年代《外来妹》电视剧让我们知道了“外来妹”的辛酸故事。在这个繁华的大都会里每天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包括我们自己都揣着同样的梦想而拼搏着!在面对无情现实的打击,只有理想还在每天支撑着我们。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就像这句歌词写的一样,离开家园为了梦想打拼的人都会理解这句话的意味。怀揣着梦想来京打工的小伙子,想必他也会明白这句话的意味。人生就像一杯苦酒,只有先尝到苦涩的滋味,才会有香甜的清香。人生不能等待,面对现实只有向前。 五月的风里还是能感到一些寒意的。当我们正在为忙碌生活而打拼的时候,没有谁会留意脚下的桥洞里同样住着一些都市追梦人。他们不是沿街乞讨的人,他们更多的是为了理想,没有住处的都市追梦人。
在这些“追梦人”中有一个小伙子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直在家里务农的小伙子没有见过大城市的灯火辉煌,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小时的伙伴和他讲了北京的繁华,于是脑子里想出一个决定。为什么我不能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什么样子?面对毫无起色的生活,他给自己暗暗下了一个决定只有闯出去才能实现梦想。又是一个艳阳天,怀揣着心中的梦想,他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坐上了开往“春天”的火车,栽着梦想他来到了北京。这是一个让人充满梦想的城市,它有理由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想象。面对着从来没有见过的高楼大厦,富利堂皇的名贵酒店给他的都是美好的憧憬。在他的心中北京就是他事业起步的根基。离家多时的小伙子,原本就没有带着多少钱。进城打工没几天心里还盘算着什么时候攒钱买到自己的住房。
一连数周的找工作让他发现自己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参加的招聘会让他知道了没有学历是不可能在生存的。原本在公司打工的念头也取消了。于是只能通过老乡的介绍去了一个非法招聘市场,决定去碰碰运气。正在忧郁的时候有一个中年人询问他的情况,并且没有多问就答应给他丰厚的工资,当时的心里觉得真是太好了。没有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还是北京的机会多。原本灰了心的他没有想到会在这里找到这么好的工作,于是收拾了东西就随着他走了。这是一个不大的饭馆,没有几个客人。住宿的条件也不是太好,即便就这样在他的 心里还是暖洋洋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在他的心中一直有着梦想在支撑着他。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忙碌了一整月就在他庆幸拿工资的时候饭店老板跑了。一切的劳动都没有换来回报,自己这次不仅丢了工作而且没有了住处。没有了办法,自己的决定又不能这样回到家里。只有在这里继续生存下去。现在的社会到那里都是需要钱的,走投无路的他决定只有睡在桥下了。靠着每天捡来的垃圾维持生活,就这样他还是没有放弃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想着会有那么一天。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有无奈和等待。河北来京打工的小伙子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遭遇能上电视,更不会想到通过《生活面对面》节目得到社会的关注。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节目刚刚播出就收到了很多热心观众的询问。在电话里他们都想帮助他找工作。
就在栏目组决定寻找他帮助他找工作的时候,我们的记者扑了个空。
可能是黄天不负苦心人,就在他一愁莫展的时候。新得机会出现了,他终于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虽然还是做服务行业但是这份工作非常稳定。老板待他非常好。他自己觉得现在的工作来之不易,他不想半途而废,还想好好学学本事。
虽然,刚来的时候没有想到上当受骗。但是,在这个大城市里还是好心人多。
让我们栏目组欣慰的是这个DV素材是我们栏目的热心观众提供的,如果没有观众的一直支持《生活面对面》不可能做的这么受欢迎。
案例四:小小绸子传情意。平时在我们家里总会能发现这样一些东西,如饮料瓶,包装带等,如果您是个细心的人,会把这些东西攒下来,可是当家里的空间越来越小的时候,您也许想找到这样一个平台,把自己精心积攒下来的东西送给有用处的人。而《生活面对面》栏目就是这样一个用心的栏目。在记者奔忙的脚步后,留下的是观众的信任和欢笑。
有位刘女士自己积攒了三盒的黄绸子,就是茶叶盒或酒盒里的那种,想送给需要的人。这能做什么呢?在记者好奇和怀疑的目光中,这条信息在节目的热线剪贴板中播出了。让大家没有料到的是,需要这些绸子的人还不少,而大多数电话都是社区居委会的大妈打过来的。记者拿着这些绸子走访了这些社区,在丰台的正阳北里社区,记者见到了82岁的姚大妈,姚大妈可真是个性格开朗的老人,平时闲不住,除了出去遛弯,就是用这些黄绸子做些漂亮的小靠垫,大妈还把这些靠垫送给亲戚和邻居。看到大家喜欢,大妈心里也着实欢喜,可哪有这么用的绸子呢?大妈这么多年跟社区里收垃圾的师傅都熟了,就跟他们商量,如果有这些绸子就给她留着。看到记者给她把观众提供的绸子送来了,大妈心里可是美滋滋的。接着记者走访了月坛街道办事处的老年舞蹈队,黄灿灿的绸子变成了大妈们头上快乐跃动着的头饰,而三里河社区跳筷子舞的大妈们把绸子系在了筷子上,变成了舞动的飘带。《生活面对面》做的就是深入百姓的生活,做实实在在的服务。不是有那么一句老话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生活面对面》栏目的宗旨。 (责任编辑:willmic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