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建明故宫?
不少专家说这是疯话,也有人大胆建议异地重建
在昨天举行的南京市重大基础设施与南京布局优化和产业升级研讨会上,包括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顾朝林教授在内的三位专家提出了城市“巨型工程”的概念,他们以南京河西奥体中心、滨江“显山露水”工程为例,分析了“巨型工程”在城市功能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并由此提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建议:复建南京明故宫!对此,有人提出了反对,认为复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正方:复建
顾朝林教授等三位专家提出,明故宫是南京历史遗产的重要代表,作为南京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王朝的皇宫以及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故宫的多数历史文化资源尚未充分地展示与利用,许多历史文化资源“养在深闺无人识”。因此,复建明故宫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规模:一片、八点、三线
众所周知,明故宫遗址的范围庞大,要想完全复建几乎没有可能,因此顾朝林教授等人为明故宫复建项目作了一个初步的规划:以宫城(紫禁城)为核心,以皇城为外围、以中心线为贯轴,形成有重点、有系统的保护格局,具体保护内容可以概括为“一片、八点、三线”。
一片,即大内紫禁城遗址,包括前朝三殿、内廷三宫,嫔妃所居之东六宫、西六宫等。宫城正门为午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北有玄武门(今后宰门),目前大部分宫门及城壕遗址犹在;八点,即太庙、社稷坛加皇城六门遗址,六门指洪武、承天、端门、东安、西安、北安;三线,即中轴线,皇城墙走线与皇城壕残存部分,以及东安门至东华门和西华门至西安门的东西走线。
顾朝林等专家强调,明故宫遗址保护将尽可能保留和标识历史遗迹,恢复部分河道以界定明故宫范围,对于周围盲目、随意建设的建筑应予以重新规划和设计。在明故宫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明故宫的复建工程,重现其王者之气和开创性的规划。
用途:举办文化民俗活动
至于复建以后的明故宫还有什么其他用途,顾朝林等专家还提出,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文化传统的恢复、民俗活动的举办,在文化氛围的营建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文化亮点为中心,发展不同的文化产业版块。他认为,这种大规模的建筑修复对南京文化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南京城市的文化功能。
反方:不可能
南京市文物局文物处衣志强处长听到“明故宫复建”一说很诧异,他告诉记者:“文物部门没有任何关于复建明故宫的计划,而且从目前来看,也没有允许在遗址上复建明故宫的可能!”
原因一:文物法不允许
衣志强指出,首先国家文物法明确规定,凡是已经毁坏的遗址,原则上不得再进行复建。南京明故宫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自然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文物法;其次,很多专家认为明故宫遗址和明孝陵一样具备了“申遗”的条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遗产公约中也明确要求,对于毁坏的遗址不进行复建。因此,明故宫如果想成功“申遗”,那就更应该保持其原有的状态。
原因二:技术条件达不到
除此以外,衣志强也提出从目前来看技术条件也无法满足明故宫复建的设想,“明故宫所有的地面建筑都已经毁了,只剩下两桥四门,而几百年前的明故宫内部结构到底什么样,没有哪个专家说得清,要复建的话也只能按照北京故宫的样子去建设,不一定是明故宫的真实模样。”据了解,目前在国保级文物遗址上搞复建,不仅在国内、就是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另外,明故宫皇城范围很大,西至逸仙桥、东至李府街、南至光华门以北、北至富贵山以南后宰门商场一线,这么大的区域里建筑林立,拆迁极其困难。如果只复建原宫城区,即西至西华门、东至东华门、南至午朝门、北至玄武门(现后宰门),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单位多,民居多,耗资巨大。
“一旦在遗址上进行复建,遗址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建筑,且再建也是个假东西,意义不大!” 衣志表示。
新建议:另外择址建座明故宫
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王朝的皇宫,相传朱元璋征用军民工匠20万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工程始于公元1366年,历时一年建成,壮丽巍峨,盛极一时。这座朱元璋的宫殿,由皇城与宫城两部分组成,合称皇宫。皇城在外,围护着宫城。今天的明故宫遗址,俗称紫禁城,是朱元璋起居、办理朝政、接受中外使臣朝见以及皇室成员居住之地,位于南京四重城垣最里面一重,有御河环绕。
这样一座气势庞大的皇城建筑,如果重现南京,当然是件好事。有关文物专家虽然不赞成在明故宫遗址上复建明故宫,但对恢复明故宫原貌并不排斥,他们建议可以另外选择一块地方再现明故宫的辉煌气势。
该专家表示:“复建明故宫这个想法很不错,一旦建成,将是中国的第二个‘故宫’。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故宫当年的模式,按1:1比例翻建,不仅气势浩大,而且将成为南京的又一个景点,极具欣赏价值;还可以作为一个影视基地;南京老百姓也可到皇宫内逛一官,坐一下皇座,体验一下当年做皇帝的感觉。”
快报记者 都怡文 毛丽萍 尹海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