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点强 二战前,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图为1934年3月,上万日本军人参拜靖国神社。
在当今东亚国际关系中,靖国神社问题无疑已成为影响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年来,日本首相小泉坚持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导致中日、韩日关系持续紧张。然而,在二战后的最初岁月中,靖国神社内并没有甲级战犯的牌位,甚至连乙、丙级战犯的牌位也没有。那么,这些战犯的牌位是如何进入靖国神社的呢?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是一场由日本右翼分子精心策划了近30年的阴谋。
靖国神社逃过灭顶之灾,右翼分子阴谋为战犯翻案
靖国神社始建于明治时期,主要祭祀在历次战争中的战死者。最初,靖国神社与日本的其他神社在性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但随着日本不断对外侵略扩张,靖国神社成为军国主义分子愚弄和笼络国民感情的工具,逐渐取得了国家神社的显赫地位,变成由国家支持的、“超宗教”的祭祀活动场所。在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中死亡的日本军人灵位均被安放在此,堂而皇之地受人参拜。
二战后,美军占领了日本,恨透了日本人的麦克阿瑟差点一把火毁掉了靖国神社。不过,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希望日本能成为对抗苏联的桥头堡,不仅对日本战犯宽大处理,在靖国神社问题上也网开一面。1951年9月,靖国神社被批准成为宗教法人,终于逃过了灭顶之灾。此后,靖国神社虽“降格”为“一般”的神社,但丝毫没有改变它作为军人神坛的特殊地位,仍被日本右翼分子视为最后的精神归宿。为了把靖国神社变成卷土重来的大本营,日本右翼分子阴谋把日本侵略战争的大量战死者亡灵和战犯亡灵塞进靖国神社,进行所谓的“合祀”,让昔日的日本皇军“在靖国神社再见”。为此,他们制订了步步为营的“三步走”策略:先是要求赦免战犯,接着安排乙、丙级战犯进入,最后再把甲级战犯“供”进去。
1952年,在右翼势力的煽动下,日本出现大规模的赦免战犯签名运动,参与者达4000多万人。日本政府“顺水推舟”,在当年秋天向同盟国各国提出释放各级战犯的请求。同时,日本政府还从法律上为战犯“正名”,把被判处死刑的战犯称为“战殁者”,完全篡改了战犯的法律属性,并为这些“战殁者”的遗族发放养老金、悼念费和补助。
对于日本这种企图为战犯翻案的行为,一些国家不仅没有提出反对,反而积极配合。1953年7月,菲律宾释放了在押日本战犯;1954年8月,澳大利亚也为日本战犯减了刑。到1958年5月,日本政府释放了在国内关押的全部战犯。
就这样,日右翼势力三步策略中第一步顺利实现,大量战犯的释放扩大了右翼的力量,而盟国的“表现”也为他们壮了胆。1955年8月14日,靖国神社首次在战后合祀了日本战败前自杀的540名侵略者亡灵,狡猾地撕开了合祀缺口。到1958年,第一批乙、丙级战犯亡灵也被祭进了靖国神社。右翼势力又实现了他们三步策略的第二步骤。
筑波宫司坚决反对,右翼合祀甲级战犯图谋意外失败
与此同时,右翼势力的第三步骤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959年和1966年,厚生省先后向靖国神社提供了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和乙、丙级战犯的名单,要求靖国神社“合祀”这些甲级战犯。
不料,半路里杀出一个程咬金,靖国神社宫司(最高负责人)筑波藤磨明确拒绝了厚生省的要求。虽然筑波并不反对将乙、丙级战犯牌位摆进靖国神社,但他认为甲级战犯是“战争的责任者”,坚决反对把甲级战犯弄进靖国神社。早在1948年东条英机被处决时他就说,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东条英机就休想进入靖国神社!“如今,我的态度没有变化!”
由于当时的靖国神社已是“独立的宗教法人”,政府不能强迫它接受自己的意志。气急败坏的右翼分子对筑波软硬兼施,想让他就范。没想到筑波非常“顽固”:“要在靖国神社里祭祀东条英机等人不是不可以,那得等我死掉!”在筑波的坚决反对下,右翼势力第一次将甲级战犯送入靖国神社的企图宣告失败。
右翼势力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为绕过筑波的阻拦,他们决定恢复靖国神社国家“神坛”的地位,由政府直接管理,这样筑波就不得不执行政府的行政命令。从1969年,自民党连续5次向国会提出了“靖国神社国营化”的法案,但由于各方力量的强烈反对,5次均遭挫败。
靖国神社向甲级战犯敞开大门,天皇对此表示不满
1970年6月13日,靖国神社召开“总代会”(类似于董事会),右翼势力又想通过操纵会议来绕过宫司筑波,于是派出曾任东条英机内阁大东亚大臣的青木一男前去施压。在“总代会”上,青木一男上蹿下跳,使尽种种手段,终于使“总代会”做出决定:甲级战犯牌位必须进入靖国神社进行祭祀。但“总代会”同时决定:具体什么时候让甲级战犯牌位进入,由宫司决定。
青木一男只好找筑波“理论”。他说:“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的甲级战犯作为所谓的‘战争责任者’是可笑的。如果以此为由不让其牌位进入靖国神社,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都要由你负责。”筑波答道:“我会慎重考虑在适当的时机,让甲级战犯的牌位进入。”实际上,筑波采取的是拖延战术。直到筑波去世,甲级战犯的牌位都没有进入靖国神社。
1978年,筑波宫司去世,军人出身的右翼分子松平永芳继任靖国神社宫司。就在这一年10月17日,靖国神社举行例行“秋祭”时,正式纳入了14名甲级战犯的灵位。日本右翼势力在30年前提出的“三步走”阴谋终于得逞,这样一来,本来就恶名昭彰的靖国神社,成了战后日本军国主义的招魂所。
其实当时在日本国内,许多人还是反对靖国神社“合祀”甲级战犯的。就连天皇裕仁都不赞同松平的做法,批评松平的举动过于草率。战后,裕仁曾先后八次参拜靖国神社,而自从1978年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去过,以表达自己对此事的不满。
日本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右翼阴谋最终得逞
1978年后,又有大量各级战犯牌位被“请进”靖国神社。据统计,目前在靖国神社里供奉的灵位中有80%以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但日本右翼势力仍不满足,他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日本首相的正式参拜。
由于战后的日本宪法规定国家实行政教分离,国家及其机关不得参与宗教活动。因此,政府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自然是违宪的,但在右翼势力的鼓动下,从1975年起,历届日本在任首相几乎都以“私人身份”参拜过靖国神社。就在甲级战犯牌位“溜进”靖国神社5年后,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终于不顾国内外和平势力的反对,打出了“实行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开了以公职参拜靖国神社的先河。1985年的8月15日,中曾根率内阁成员以公职身份进行了“正式参拜”。这种向被侵略的国家和人民示威的行为,极大地刺伤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理所当然地遭到国内外的强烈抨击。慑于国内外正义力量的压力,中曾根及以后的日本首相在参拜问题上有所收敛,但小泉上台后年年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最终演变成日本与周边邻国改善关系的一个重大障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