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未见面的“老同学”来电话称出车祸要借钱,韩小姐自然不好推托,可对方竟是个骗子。记者昨天接到读者报料发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许多人把自己的个人通讯资料留在网站的同学录上,方便同学联系,但是一些犯罪分子却“充分”发现到这些通讯资料的价值,并频频以此进行诈骗,使联系同学、校友的通讯录变成了助其发财致富的“工具”。
连环骗
同为同学的韩小姐、邓先生、
李小姐都接到诈骗电话
而立之年的韩小姐昨天向记者讲述了被骗的经过,她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广大读者,不要轻信这种“老同学”的骗局。
7月12日,韩小姐接到一南方口音女性电话,自称是“大学老同学”陈某。因为陈某也是南方口音,而且她们俩大学毕业9年了在不同城市生活,一直很少联系,对“老同学”的声音韩小姐根本不能分辨出来。电话里,这位“老同学”说要从外地开车来看望韩小姐。
7月13日早上10时左右,“老同学”又给韩小姐打来电话,她说她和司机开车在快上高速的时候撞了人。半个小时后,“老同学”又来了几次电话,最后说为了免于麻烦,她决定私了,给对方2万元算了。只是身上现金不够,要找韩小姐借8000元。韩小姐就让老公向那人给的账号汇去了8000元。
谁料中午时,“陈同学”又来了电话,说伤者的病情忽然加重,昏迷了,在抢救,医院让交2万元押金,可她身上已经一点钱也没有了,问韩小姐能不能再借给她2万元。韩小姐感觉到不对劲,婉言谢绝了。
过了一会,韩小姐发短信给那位“老同学”,问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可是一直没有回信,然后打那个手机也提示说不在服务区。孩子睡了午觉后韩小姐上网进了同学录,看到老同学李小姐和邓先生的留言,才知道大事不好。
按照邓先生在同学录里所讲述的情况,7月12日他从广州回到老家邵阳,下午他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陌生的号码。打电话的人自称是他的大学同学李小姐,说她在岳阳办事,办完事想来邵阳玩,自己开车来。
第二天,也就是7月13日一大早,电话那头的“李小姐”告诉邓先生说,已经出发。过了大约一个小时,电话又来了,说是自己撞了人,要赔12000元,她身上只有5000多,但怕家里人担心,要邓先生借7000元给她。邓先生觉得很怪,马上找到自己存有的李小姐原来的号码,李小姐的先生接的电话。结果对方表示,李小姐人还在武汉,根本就没有出差。邓先生这才知道,那个打电话来的“李小姐”是个骗子。
邓先生将这件事写到了网上,李小姐也留言提醒同学提高警惕。
看到老同学的留言后,韩小姐赶快去派出所报案。警方表示,这种骗钱的事情已经发生不少了。
小心骗子“杀熟”
人们在上网聊天时
尽量不要过多地透露个人信息
在公安部门工作的叶先生告诉记者,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上同学录的有关信息进行诈骗,是一种花样翻新的诈骗手段。他提醒,人们在上网聊天时尽量不要过多地透露诸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叶先生表示,诈骗分子采取这种手段骗取钱物,是一种典型的“杀熟”现象。他分析说,在这个骗局里,首先,诈骗分子从网上“同学录”里查到相关信息,通过聊天记录找出“同学”之间联系较少的“同学”,然后捏造出种种事由或布下陷阱诈骗钱财。从打电话开始,受骗者已经陷入了诈骗分子精心布下的骗局之中。
记者了解到,利用网络同学录行骗,在南京、郑州、广西、山东等不少地方已发生过,有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检方批准逮捕,有的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记者李妍)
律师说法:
隐私权在网络的延伸面临危险
针对类似韩小姐被骗的遭遇,广东某律师事务所梁律师分析说,这件事有两方面的法律事实值得注意:一是犯罪嫌疑人实施了诈骗,以诈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二是公民的隐私权遭到侵犯。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工具、犯罪场所和犯罪对象。当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某种渠道得到一些信息后,就会通过网络进行网上对比,从而获得伪造网民身份所需要的一切隐私信息,实际上,网络完全可以克隆出另一个真实的网民,并打着“这个人”的旗号去进行各种诈骗犯罪活动。他说,网上个人信息遭泄密,是一种严重的个人隐私权遭到侵犯的行为。网络隐私权作为隐私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