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省已广泛使用人工降雨方式来缓解干旱,这是在浏阳进行的一次人工降雨。(资料图片)
本报讯昨晚7时,张家界人工降雨办再次将人雨弹、增雨火箭射向高空,稍后,一场甘霖滋润了干涸的土地,这场降雨持续近半个小时,降雨量为30-40毫米。而在前天,张家界市用高炮轰云,制止了一场冰雹灾害。
前日下午5时,张家界市气象台防雹气象指挥员通过卫星云图监测到靠近湖北一侧有对流云团生成,经与长沙雷达站和湖北宜昌雷达站联系,证实在张家界市慈利县高峰乡防雹站西南、东北方向距离约20公里处均有强对流云团生成,并可能合并发展为冰雹云。气象指挥员向高峰防雹站下达了车载雷达开机跟踪指令,并利用怀化雷达指挥雹云预警和作业。
晚上7点28分,气象指挥员下达防雹作业指令,命令炮击西南方向、高度5公里的云团,防止两个云团合并,接到指令后,高炮射击炮弹40发。
射击作业后,气象人员发现,人工防雹防护区内没有下冰雹,在防护区以外不远的三官寺、宜冲桥乡则下了冰雹,这证明依靠雷达指挥,这次防雹作业效果比较好。
据了解,张家界市人工降雨办在桑植县官地坪、八大公山乡和白石乡,慈利县高峰乡、赵家垭等地设置5个固定作业炮点,在慈利县零阳、庄塔等乡镇设置两个移动作业炮点,自5月以来,先后在各炮点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3次,发射人雨弹千余发、增雨火箭数十枚。
张家界市人工降雨办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使用了多谱勒雷达、车载雷达精确指挥和车载火箭流动作业,及时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增雨效果较好。
记者 储文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