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到30岁的长春小伙李涛在广州当白领打工者其实没几年,却找准了小本创业的商机,从广州进货,回家乡长春开设高档品牌鞋店。创业伊始,年利润居然达到了十几万元,让广州的直销商都艳羡不已。
身材高大的李先生从小就有一个烦恼:由于长了一双大脚,他很难买到合脚的鞋子。 几年前,当李涛来广州打工后,感觉就如同进了鞋子天堂。想起许多如自己一样的年轻人都有“买鞋难”的烦恼,李先生立即想到:为什么不回家开一家高档皮鞋专卖店呢?
于是,李先生花半年时间,调查了若干品牌各家专卖店的销售情况。由此发现了一个普遍规律:开在百货商场、商业步行街上的品牌鞋专卖店总是红红火火,而开在住宅商区或普通商业街道上的就逊色很多。
即使是同一个品牌的鞋店,开在不同的商场也有很大区别。例如某品牌开在大商场一层的专卖店比邻主干道,玻璃橱窗非常醒目,日日顾客盈门;而另一家商场名声与客流量并不比前者差,却由于只给该品牌安排了一个“三线”位置,销售情况就一落千丈了。
由此,李先生明确了要挑在繁华商场“一线”铺位的选址原则。最终在2005年初,他等来了一个好档口。同时,他也迅速与广州品牌商家签订了长期进货协议。
李先生这边忙着装修,那边也不疏忽进货。据李涛讲,挑选什么样的产品其实是个大学问,就说尺码吧,一定要“因地制宜”。李先生思忖北方人的脚都偏大、脚背高高隆起者居多,肯定不能照搬广东专卖店的进货模式,而应在进货时依次上浮一到两个尺寸。比如某款凉鞋,在广州通常36、37号的进五六双,34、35号的进两三双,38、39号的各进一两双;到了长春的情况就会是37、38号的进五六双,39号的进两三双,35、36号的进一两双。另外,长春姑娘身材比较高大,对于女鞋的款式,就应适当偏重于大方简约的品种,挑选过于“小鸟依人”或鞋带过细的款式就要慎重了。
就这样,左挑右选,李先生的首次进货堪称精益求精,开业后果然“一炮走红”。这之后,李先生与进货方建立了深厚的商界友谊,硬是从广州品牌企业那里取得了不少实惠。他利用吉林春夏晚于广州、秋冬早于广州的季节差,零敲碎打进货,以最为低廉的平均价格拿到了在广州已快过季、而在长春正当红的产品。
对比城市差异,关注消费变化,李先生找到了别人还没有发现的商机。因地制宜进货,巧打季节差,注重与进货商交流,李先生更是获得了不少便利与实惠。(新华网-吉林日报 ) [编辑: 龙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