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近来的频繁波动,令市场人士所瞩目:先是8月10日创出汇改以来新高,然后又在8月14日深幅回调203个基点,创出汇改以来单日最大跌幅。
市场的“想像”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如何?在深幅回调的情况下,人民币会否延续上半年缓慢升值的趋势?二是汇率近来的频繁波动,是否意味着中国在未来将适当加大汇率弹性幅度?
对8月14日(周一)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大幅回调,某商业银行外汇交易员解释说:“上周五国际市场美元大幅反弹,加上人民币对美元连续升值有着回调需求,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了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的深幅调整,从8月11日的7.9725:1一次调整到7.9928:1。 ”
相比人民币未来走势,市场其实更关心我国是否会加大人民币汇价弹性幅度空间的问题。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浮动能否突破当前千分之三的限制,将成为市场中最大悬念。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26日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出部署,“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增强汇率浮动的弹性”被列入当前要着力做好的几项重点任务。中国人民银行日前也在发布的报告中强调:“要逐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灵活性”“适当发挥汇率在实现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独特作用。”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对此作出大胆预测:“目前人民币对美元市场交易弹性浮动已经逼近千分之三,今年底其交易价弹性浮动将有望扩大。”
从上半年央行提供的数据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达7.9956:1,最低为8.0705:1;共有118个交易日,其中有66个交易日升值,52个交易日贬值,最大单日波动幅度为0.21%。
“一般而言,一国的汇率改革开始步伐较小,逐步适应之后,步伐会加快。”哈继铭说,“随着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实施,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幅度已逐渐增强,而今后交易价幅度的扩大会令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