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台风“派比安”吹袭,三水农业生产遭受沉重打击,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4885.5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5.3亿元,然而该区农业保险的投保比率几乎为零。应该说,应对台风最有力的减灾措施莫过于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了,但是,众多没有购买农业保险的受灾农户,重建家园只能走社会捐赠与政府拨付救灾款的老路了。
「现状」
天灾使农民保险意识增强
何小姐是三水西南街道基唐村委会唐家村的村民,台风期间,她的两个鱼塘都出现了漫顶,损失了不少塘鱼。虽然曾经想过通过买保险来保障自己的财产,但是由于对保险了解不多,最终都没买成。经过这次事件之后,她说,有了农业保险就不至于损失这么惨!如果有合适的险种她会考虑投保。
据唐家村村长介绍,台风过后,整条村损失了20多万,但村里的种、养殖户全部都没有购买农业保险。他说,连续遭到台风打击,不少农民保险意识增强。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三水支公司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该区投保农业险的客户主要是企业,普通农户宁愿为其房屋、车辆等购买保险,而主动购买相关农产品保险的确实是微乎其微。
「困难」
农险赔付率高风险大
据了解,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目前是唯一一家经营农业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其农业险的产品险种已由最多时的60多个险种,下降到目前的十几个,而最近的人保广东分公司的网页上关于其保险产品介绍的六大类别中,已经没有农业保险的相关产品,农业保险产品进一步压缩到仅保留一些地方性险种。
商业保险公司为何不愿涉足农业保险领域呢?记者了解到,主要原因有:首先是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特别是遇到台风灾害,亏本更多。农业生产的高风险特点导致农业保险自身难以产生经济效益。
其次,按农业受灾损失率制定的农业保险费率,农民难以承受。这样,农民虽有保险的强烈要求,却没有承担高额保险费的能力,从而导致农业保险的承保密度很低,保险公司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又使保险基金自身不能积累。所以,单纯依靠农民保费收入的农业商业保险业务是难以维持的。
「出路」
政府的扶持作用至关重要
业内人士介绍,台风、暴雨类自然灾害涉及的具体险种主要集中在企财险、家财险、个人工商户财险、农业险、车险、意外险六大类。但农业保险风险大、经营成本高,各地普遍存在投保覆盖面窄、承保率低的问题。
“要发展农业保险仅靠保险公司是不够的,希望政府能够予以支持,政府的扶持作用至关重要。”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三水支公司副总经理卢荣芬认为。对此,该区农技部门一专家建议,必须要使农业保险像居民医疗保险一样尽快覆盖全区农村。政府可在财力范围内,对农业保险业务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鼓励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如政府建立利益诱导机制,给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使保险人(保险公司)至少能够维持经营,在政府的政策资金投入支持下,达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相关
三水农信社出台贷款优惠措施
受灾农户按4.65‰基准利率放贷
台风“派比安”的侵袭使三水农业遭受严重损失,为帮助受灾农户尽快恢复生产,三水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出台贷款优惠措施,为灾后复产提供资金支持。
台风过后,该区大部分农田、鱼塘及低洼地区受浸,鱼塘漫顶,给农户造成很大影响。在获悉该情况后,三水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立即召开会议研究灾后复产农户贷款问题,及时出台优惠措施,简化贷款手续,为受灾农户灾后复产提供资金支持。
目前,三水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根据各社核定的贷款户数及金额,对受灾农户的贷款执行4.65‰的贷款基准利率不上浮,以减少农户负担,并采用“一次核定、随贷随用”的方式,方便农户贷款。
三水农信社主任李友华表示,他们将一如既往积极支持地方农业发展。
据了解,目前,三水农信社已接到500多户农户共3000多万元的贷款申请。农信社表示,为控制贷款额度和风险,发放贷款前他们会了解清楚农户的经营状况,分析资金的需求程度,将贷款额度控制在申请农户的承受能力范围内。(记者/杨世华通讯员/黄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