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勇 曾立 通讯员 罗秦
兴峰乡,忠县最北部的乡镇,这里的土壤以紫色页岩为主,保水能力差。持续3个月的连晴高温,使全乡山坪塘大都干涸,溪河断流,90%以上的村民每天只能到三四公里以外的深沟河谷、岩缝下找浸水艰难度日,人畜饮水极度困难。
16日,记者随送水人员一道,来到兴峰乡最偏远、受灾最严重的中伏村。据介绍,从7月31日起,兴峰乡政府和重庆某企业组织的送水队每天都要给这里的村民送水。
下午3时30分 中伏村十一组
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一个小时,送水队终于来到了中伏村十一组。这是第一个送水点。
老远,记者便看到数十个村民在烈日下拎着水桶、背着扁担,站在路边翘首张望。据气象台预报,忠县当日的最高温度为41℃。
“水来了!”司机一脚刹车踩下去,车后的灰尘还未散尽,村民们便一拥而上,打开车后的挡板开始卸水。“我3点钟就来了。塘里的水全干了,一家人煮饭、喝水就全靠它了。”周成国接过车上递下来的一桶水,便开始往桶里倒。周成国告诉记者,他家附近本来有一口堰塘,往年周围的人吃水都没问题,今年不仅水没了,塘底的泥巴都干裂了。
“大家不要抢,每户都有。”何本凡是中伏村十一组党小组长,负责十一组分水、回收塑料桶和组织劳动力。明晃晃的太阳光下,她一边在小本本上认真登记着哪家领了水、还了桶,一边维持着现场的秩序。
看大家忙成一团,88岁的邹发文老人站在旁边一点都不着急。原来为了让每一户人家都有水喝,村里还特别安排党员、邻居对老弱病残家庭进行“一帮一”。“邹大爷,水装满了,我们走吧。”挑着满满的一担水,邻居邹立明朝邹发文老人的家里走去。
下午4时 中伏村十组
卸完了十一组的水,送水队又立刻赶到中伏村十组。
村民袁家兰的家就在路边,十组的村民都集中在这里等候送水车。与十一组村民不同的是,除了水桶、扁担,他们还在袁家兰家的院坝里挖了一个10立方米左右大的土坑,坑里用白色塑料膜铺底。从送水车上卸下水桶,村民们便一起把水倒进坑里。
“先把水倒进坑里,大家再用桶从这里挑,这样既保证了秩序,又避免了水的浪费。”袁家兰告诉记者,对他们来说,每一滴水都无比宝贵。
公路旁便是袁家兰家的水稻田,田里却没有一点水,土壤裂开足有一拳头宽的裂缝。如今已经是收割的季节,田里的水稻却还没有抽橞,如同一片焦黄的野草。
“种了6亩稻田,5亩绝收,剩下1亩也只收了200斤谷子,往年每亩至少要收1000斤。”袁家兰告诉记者。
下午4时30分 中伏村九组
“每户先挑一挑,有剩余的再来,不要着急。”面对焦急等水的村民,村支书邹盘站在车上一边帮村民倒水一边说。
3岁的张超仪陪妈妈在路边等水。额头和脖子上长满了痱子,张超仪不停地用手挠。“没有水洗澡,每天只能用湿毛巾给她擦一下。”张超仪的妈妈告诉记者,塘里的水早就干了,前段时间到处找水,“没有水,日子真是难过啊!”
张超仪家原本喂了4头猪,却在10多天前卖了两头,当时的生猪价格是5.7元/公斤。“听说现在已经涨到6.2元了。”张超仪的妈妈惋惜地说,“不过也没办法,人吃的水都没有,哪有水喂猪啊!”
“现在好了,乡政府每天都要送水过来,虽然还是有点紧,但吃的水总算够了”。看着清澈的水从车上倒下来,张超仪忍不住伸出小手去摸,调皮地感受那一份清凉。而妈妈则忙着和乡亲们把水舀到水桶里,在他们眼里,这可是大伙儿的救命水。
一会儿,车上的124桶水全部分完了,送水车颠簸着向山下驶去。但司机哈康军说,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还要到场上再拉一车水,给另外几个组送去。
来源: 2006-08-18 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