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贵族”要求
参加美国高考的并不都是一些“贵族”,他们往往指望赢取高额的奖学金,来支付昂贵的学费。
这些学生也并非都家境优越。
“如果没有奖学金,我的出国留学计划就要泡汤了。”北京学生乔燕妮有些发愁,“父母是没有那个经济能力供我自费出国留学的。”因为高二选择了文科,参加SATⅡ考试要考数理化等,不考的话申请奖学金可能就比较困难。
“许多学生都把希望寄托在能拿到全额奖学金。”王文山说,一般的中国家庭确实还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承担美国高昂的学费。他算了一笔账,自费读完一所普通美国大学的4年本科,最少也得花费80万至100万元人民币。
但有了奖学金就不一样了。哈佛大学每年提供4.5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4年累计18万美元。“这可是全世界位列三甲的高校啊。”王凯说承认这两者对他很有吸引力,“对那些原本可以考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国内考生也是诱惑不小的。”“这一点,可能是和过去主要靠自费途径出国读大学的中国学生不同的。”李虹桥说。
王凯参加培训的费用也不高。他选择了基础走读班,是2500元。一般读完基础走读班,应该升入精品走读班续读。“那贵些,20多天的课程学费4500元。我父亲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相对SAT,ACT考试似乎更为昂贵一些。据ACT中国总部的孙小姐介绍,GAC的课程要5万元人民币。北京八一中学的王佳在私立中学汇佳学校读的GAC预科的学费是6万人民币,“今年据说又涨了一点,6.8万了”。培训费中,都包含了ACT的考试费。
美国高考的“副作用”
美国高考潜入中国的影响目前还不明显。但有专家认为以此趋势发展,将会触动中国高考的整个体制环境。
对于不断低龄和壮大的中国留洋备考军团,有媒体和网友表达了“尖子生外流”和“狼来了”的疑虑。
教育部下属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更大范围的人才教育环境下,人才国界打破了,人才流动是不能回避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是生源的竞争,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大学的发展,生源不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储朝晖说,为了扩大生源来维持或促进发展,寻找广大的生源市场非常重要,中国无疑是非常好的一个市场。
“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率高,整个高等教育,学校数量是饱和的,相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考生和高校数量的关系是求大于供。”储朝晖说。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杨东平认为,美国高考进入到中国,短期内并不会使中国的优秀生源流失。而且,从统计学上讲,每年去美国的高中生数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中国的考生有800多万。每年去三万五万都没影响。
“但是去100万的话就会有影响。”杨东平说,那时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来说,就多了一个真正的竞争者。
“这将促进中国的大学在教学、管理和收费等问题上的改革。”储朝晖似乎更看好美国高考将对中国大学教育带来的正面效应。
他说,目前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可能获取知识的效率更高,但是中国的大学大多还是灌输式教育。等中国大学意识到有竞争者出现时,它就会改变,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裁减管理层冗员,改变闭塞的信息环境。
“最终,中国的大学应该朝着更符合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方向改革。”
本报记者 吴珊 吴狄 北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