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年前,北京的媒体上出现一则消息:北京第一个公交枢纽在动物园对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动物园公交枢纽采用全新的立体化公交换乘模式,将有10条公交线进驻,方便乘客集中换乘,省去奔波数百米寻找换乘站点的麻烦,并实现人车分流,保证乘客安全。
事隔两年,昨天记者来到动物园这个公交枢纽,却发现了另外一番景象:一万多平方米的地下换乘大厅冷冷清清,乘客在站台之间穿行依旧,很多乘客找不到换乘出口,人车怎么没能实现分流呢?
人车怎么没分流
“车来了,靠边注意安全,靠边注意安全……”每当有一辆公交车进站时,在站口执勤的保安就会拿着扩音器大声地提醒行人,但是站在一边的乘客旁若无人地从公交车道穿行过去。乘客与公交车“擦车而过”,看着十分惊险。
昨天10时30分,记者来到动物园公交枢纽。在10时40分到50分的十分钟内,记者看到26名乘客没有走地下换乘通道,直接在站台中穿行。11时到11时10分的十分钟内,动物园公交枢纽地下一层换乘大厅里,虽然人很多,但真正换乘的不足10人。
昨天下午乘车高峰时段,记者再次对动物园公交枢纽地面穿行旅客进行了统计。17时15分至17时25分,有162名乘客在地面站台间穿行,平均每分钟有13人换乘,其余多为出站乘客。17时38分至17时48分,地下一层换乘大厅内有39人通行,其中4人为换乘乘客,8人欲过街,其他为上厕所或找人。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多数乘客并不认可人车分流的所谓立体换乘模式。相反,不少人认为,到地下换乘增加了乘客的候车时间,并不是人性化的设计。
导乘小姐哪儿去了
在站台上,除了三名公交工作人员外,并未看到公交枢纽开通时宣传的“身着蓝色套装训练有素的导乘小姐”。很多乘客,尤其是外地乘客不清楚该向谁问换乘情况。
记者昨天两次到动物园公交枢纽采访乘客穿行站台,都没有看到工作人员纠正这种不安全的行为。乘客穿行站台为什么没人管?
记者就立体换乘采访了两位乘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乘客称:“立体换乘?没听说过。怎么个立体法?”而常来此坐车的郭大妈虽然知道立体换乘这回事,但认为不方便,不愿意下到地下一层再上来,并说:“像我腿脚不好的,还要上下这三十多级的台阶,实在太难啊。”地上地下差在哪儿
据了解,有关方面当初设计立体换乘,是由于动物园公交枢纽占地面积有限,出于对乘客安全保障的考虑。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这里人车交融时确有危险存在。公交车座位比较高,司机在忙乱中很难看到紧挨着公交车行走的乘客。启动车时,一旦司机疏忽,很容易撞上穿行站台的乘客;而穿行地面站台的乘客多数也不注意公交车是否启动。
为了弄清楚乘客穿行站台的原因,记者与同事做了两次试验,即从动物园最西端的站台走到最东端,测试需要的时间和乘车的效率。
第一次,记者快跑行进在地下穿越了2个站台,而记者的同事则在地面上穿行。记者比同事晚到了1分30秒,在排队等车的队伍中相差8人。第二次,记者同样在地下,从103路站台走到332路站台,记者的同事依旧走地面,两人相差1分钟,但在排队等候的人群中却相差18人。
看着记者穿来穿去,一位自称姓田的中年妇女说,其实大多数乘客不愿到地下换乘,就是为了赶时间,尤其是在高峰时段,“差一分钟就可能错过两辆车!”无障通道咋那么多障碍
在动物园公交枢纽的外墙上,赫然挂着西城区无障碍工作领导小组颁发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窗口”牌匾。但地上,一条经过三个转弯的无障碍通道,却通向的是一个紧闭的卷帘门。记者在动物园枢纽看到,这座无障碍公交枢纽的地下换乘大厅,并未给残疾人提供便利的通行条件。
在地下换乘大厅走了半天,记者才发现动物园公交枢纽的北二出口边上有一个无障碍通道,但这个通道的出口却被紧闭的卷帘门封得严严实实。另一个残疾人出口门上则写着“办公通道,禁止通行”字样,将人堵在了门外。
“这里没有无障碍通道。”换乘大厅一位扫地的保洁员告诉记者。不仅如此,记者看到,动物园公交枢纽一层站台只有一站台和十站台有盲道,其它地方都没有。且盲道上都是凸点标志,而无平常能见到的标志方向的线性标志。坡道很短也很窄,高度只有一个台阶,普通的轮椅根本无法通过。而负责公交枢纽出入口及地下换乘大厅秩序的是北京四方物业管理分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二出口的无障碍通道要等到2008年经过动物园的地铁站修好后才能开放。
本报记者王东亮实习生陈霄英RJ179
陈霄英/摄
上图为乘客在站台间穿行依旧。
下图为无障碍通道通向紧闭的卷帘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