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近日在黑龙江省塔河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共有29个小品、100多个演职人员参赛,涌现出了一大批新人新作。记者在比赛期间采访了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的评委,让他们就本届大赛的赛况做了点评。
吉林评委小品创作重复乏精品
此次大赛的评委、吉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郝国忱是吉林戏剧界创作的领军人物。他针对小品的创作情况对这次大赛做了点评。他说,这次大赛张罗了近两年,大伙热情很高,三省都拿出了不少新作品,这些作品对现实的关注也很痛切。一些作品题材很新,比如《敲门的是第三者》,就写了网络给人带来的幻觉。但是仍然缺少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一些作品题材重复、构思老套。当然这也跟剧团的生存现状有关,剧团排节目总是在搞应景之作:今天拥军,就写个部队题材的;明天救灾,就写个反映灾民生活的,都是打快拳的作品,缺少生命力。
小品稿酬过低也严重影响了人们创作小品的积极性,郝国忱分析道。拿出高质量的小品很难,又要有包袱、又要有寓意,可是1个小品的稿费才100元。所以好多人都转行去写电视剧了,电视剧1集的稿费就1万多。现在大伙儿的心思根本不在小品这儿,能拿出这么多小品来参赛就已经很难得了。
辽宁评委演员表演有基础欠火候
这些年来,东三省戏剧小品大赛培养出了许多小品明星,潘长江、黄小娟、范伟都是在这里崭露头角的。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玉孝说,大赛这些年来一直在给新人创造机会,这回来的表演团体比较多,表演力量有些参差不齐。辽宁这回还有两个国家一级演员来参赛,有一个国家一级演员还在小品中为新人甘当绿叶。在辽宁选送的《特殊的礼物》和《一支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不错的好苗子,而黑龙江选送的小品《中秋时节》中刘璐演的那个小战士也相当出彩。
但是,王玉孝认为小品演员在表演上还欠些火候。王玉孝说,演戏就是要演人,小品要求演员要入戏快,马上捕捉到人物的灵魂。现在有的演员还只停留在表演故事上面,演小品不只是为了讲故事,还要塑造人物,如果单纯是讲故事,不如将小品改成评书算了。赵本山的小品为什么那么火,他为什么能将《老蔫相亲》、《卖拐》变成系列小品?就是因为他让人们记住了他在小品中塑造的人物。
黑龙江评委不缺人才但需雕琢
这一回黑龙江队拿出了14个小品参赛,占了参赛小品数量的近一半。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李明明说,这次大赛我们黑龙江涌现出了一批新作品,一些新人也随之脱颖而出。我们的很多小品创意上都很有想法,比如《炊事班的秘密》、《中秋时节》、《招聘》等。《以心换心》的编剧周健龙和《炊事班的秘密》的编剧侯冰玉都曾多次参加过各大类小品大赛,极具发展潜力。针对小品大赛,李明明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她认为我们省应该多举办一些小品大赛,比如可以搞一个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小品大赛,逼着作者下去体验生活。只有对生活悟得深,作品才有感染力。
李明明还将我省的小品与吉林、辽宁的小品做了一番比较。她说,这回获得剧目一等奖的辽宁小品《黑山阻“鸡”战》虽然题材不够新,但是演得很劲道。吉林的导演力量很强,小品艺术呈现得都很完整,能从中看出导演的立意与想法。而我们的小品目前最急需解决的就是导演短缺的问题。(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