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新生报名入学。一名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在工作3年后,又来到该校报名就读,成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名中专学生。“回炉”者说
我想掌握一门技术
在学校招生办公室,记者找到了刚办完入学手续的汪洋。 今年27岁的汪洋,家住贵阳市。2003年从北京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系本科毕业,先是在北京一家期货公司干了半年,又转投香港驻京的一家灯饰公司。7个月后,他就升到了业务经理的位置,但让汪洋苦恼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很难用得上,工作中找不到感觉,压力很大。
2005年5月,他辞职回到贵阳找工作。然而,受所学专业限制,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相反,他发现一些技术人才却非常抢手。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哪怕中专生都很吃香。几经周折后,汪洋决定:要好好学门技术。
大学学习并不多余
四年的大学本科生活,汪洋这样看待:“大学生活丰富了我的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没有大学四年,我觉得我的人生有些残缺。但3年多的社会打拼让我认识到,自己要是掌握了一门技术,实实在在地干点事情,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过得都会比较踏实一些。”中专学校说
中专专业定位适当
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招生办主任陈韵说,中专毕业出来的学生姿态低,定位准确,有技术在手,因而大多数比大学生更好找工作。对于他们学校来说,每年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据介绍,汪洋报名的专业学制为4年,考虑到汪洋具体情况,学校决定让他免修前两年的文化课程,直接从三年级读起。这不是个案
越来越多大学生“回炉”读中专
大学生“回炉”中专学手艺,汪洋并不是第一个。
早在2005年12月,来自陕西西京学院的44位大学生,因没有实际操作技能而无法直接上岗,经工作单位与陕西三门职业中专协商,在该中专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深造”。“大学生接受事物的能力相当强,理论知识扎实,但动起手却不如职业中专的毕业生。”这是培训老师与大学生们接触后最深的感受。专业人士说
好事 反映社会开始不再“惟学历”
对于大学生回炉读中专现象,一位专业人士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其一,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观念日趋理性成熟。以前,人才缺乏,大学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市场竞争趋烈,大学生若不调整心态,放下架子,就可能找不到工作。到技校学习提高技能以谋出路,这是一个符合实际的选择,说明大学生就业观念正日趋理性成熟。
其二,说明用人单位已开始抛弃过去那种“惟学历”的人才观。大学毕业生再到技校学本领,反映出用人单位已开始抛弃“惟学历是举”的人才观。其三,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希望。大学生到职校“回炉”的现象,说明中专职业技术教育大有可为。
忧虑 大学生“回炉”浪费教育资源
“大学生‘回炉’现象也让人忧虑。”这位专业人士同时表示,大学生“回炉”读中专,既浪费了社会的教育资源,又加重了家庭负担,对大学生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损失。这种现象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可能过于强调学生的理论水平、应试能力了,忽视了学生的技能培养,以致不能及时有效提供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人才。链接·现象
本科硕士成堆 钳工车工难求
一方面是无数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为找不到工作发愁,另一方面,我国的年轻高级技工却严重短缺。
根据绍兴市发改委的预测,今年绍兴市高级技工和熟练工“缺口”在16万人左右;上海也同样面临着寻找高级技工人才的挑战。据上海市有关部门预测,未来3年,上海市年均高级技工的需求约1.8万人。
这种情况在全国具有普遍性。据初步统计,我国各类制造业中,仅数控加工人才缺口就超过了60万人,而且需求日益增加。“现在是本科硕士成堆,钳工车工难求。”江苏南通市人事局一负责人这样形容职场上技工断层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