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其所在的汾水小区居委会每年为其“执屋”一两次
本报讯记者 姚颢、实习生 杨倩铵报道:在广州市芳村区,一名拥有两套物业的79岁老伯,因捡垃圾成瘾,三十年来每天流连街边拾荒,并把两处好好的物业变成了垃圾房。由于房子恶臭难闻,邻居纷纷投诉。昨日上午,该老人所居住小区的居委会出动近30人,开来一辆垃圾车帮其“执屋”。
据了解,这名郭姓老伯是地道的广州人,无儿无女,妻子七年前去世,自此他便独自居住在芳村汾水小区剑兰街三楼一间80平方米的房内,平时的嗜好就是捡垃圾。堆满垃圾的房子每年到了天气热的时候便发出阵阵恶臭,惹来邻居不满,每年居委会都会组织一到两次为他清理垃圾和消毒。
昨日下午,保安和清洁工通过五六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把郭老伯家里的垃圾搬运一空,一到三楼的楼道上亦已冲洗干净。记者看到,郭老伯家是三房一厅,但里面没有一件家具或厨具,满地黑色污迹,大小蟑螂满天飞。郭老伯告诉记者,他原本住在陈家祠,1994年搬到汾水小区,居委会在清屋前一天晚上告诉他要“搞清洁”,就在他今天出外的时候,保安撬开他家门,把他的“宝贝都清走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谢老伯和张婆婆住在郭老伯对面,但极少有接触。“他家那种发霉的味道,没出门口就能闻到。居委会第一年帮他清屋时,把垃圾从三楼拖下去,拖完之后整个楼梯像出了油一样。”谢老伯告诉记者,郭老伯以前是广州无线电厂的员工。当记者问郭老伯知不知道家里的垃圾会引起邻居不满时,郭老伯沉默不语。
茶蟯街金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谭绮文无奈地告诉记者,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组织人手帮郭老伯清理,每次要派近30名保安和环卫工人,分成三批,成本最少不低于2000元,但是为了大部分住户的舒适,也只能这样做。“正常人待在里面15分钟就被熏得想晕倒,但他平时就是躺在垃圾堆上睡觉。”谭绮文说,郭老伯在这小区内有两套房子,原本只要他出租一套就可以过上安稳日子,但他不愿意出租,把两套房都用来存放捡回来的垃圾。
谭绮文说,按照郭老伯的条件,原本不符合享受低保的范围,但由于他没有生活来源,两处物业都用于存放垃圾,所以居委会把他纳入低保范围,每月领取330元的救济金。
(报料人吴小姐,三等奖100元)上图:居委会帮郭老伯清理了垃圾
本报记者 朱文海 实习生 冯倩妮/摄
(晓健/编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