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
“地方政府要转变发展观”
本报记者 定 军
北京报道
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成为本轮宏观调控的“风暴眼”。
8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对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违规建设和发生的重大施工事故做出严肃处理。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被通报批评,三个主席和副主席被要求做检查。
国务院对新丰电厂违规事件的查处,反映了中央在维护宏观调控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及政令统一上的铁腕手段和坚强意志。
而且,上述严厉的行政处理行为,对比2004年宏观调控期间采取的措施上,处理的力度和强度都要大得多。
今年以来,中央已经下发多个文件要求自查清理固定资产投资,为何地方仍然不断违规上马项目,地方投资和GDP继续疯长,为何惯用的经济和法律调控手段失灵,接下来的宏观形势如何?如何看待本一轮宏观调控?本报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刘福垣。
“这次是违规必查,与中央的宏调是两回事”
《21世纪》:今年以来,中央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并下发多个文件要求自查清理固定资产投资,为何地方仍然不断违规上马项目,地方投资和GDP疯长,上半年7个省份投资增幅超过40%,23个省份GDP增速超过12%,市场手段为何失灵?
刘福垣:不是失灵。今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一些投资项目比较大,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过快,比较正常,投资过快与冷热没有关系。
不能从投资和GDP的角度看,就认为经济过热。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是地方政府行为,不是企业行为。
地方政府犯错误,当然可用行政手段。行政问题只能用行政手段来解决。这次中央查处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是违规必查,这与中央的宏观调控是两回事。
《21世纪》:有人说,行政手段已经成为本轮宏观调控的最有效的手段,是不得已而为之吗?您的观点如何?
刘福垣:中央处理内蒙古新丰电厂是正常的规制手段,不是控制投资。
《21世纪》:如何判断本轮调控中国的经济形势?
刘福垣:经济并不过热。所谓的热,只是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是“政绩观”拉动的行为。我们的经济增长,要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不是重化工业。北京,上海尤其需要带头。
我们不能单靠中央与地方签定单位GDP能耗下降的合同,关键是要按市场规律办事。把能源价格提上去,一些关系民生的领域可以补贴,但是用低的能源价格会导致浪费严重。
“中央地方的发展目标需要分级定位”
《21世纪》:据查,内蒙古全区违规建设电站规模高达860万千瓦,其他一些省市目前清理的违规项目,也占到10%左右,相比2003年的地方违规投资看,是不是形势更加严峻?
刘福垣:这与2004年的调控还有区别。上次是中央审批缓慢,导致地方先上,这一次是顶风而上。
因此这是中央的规范治理的行为,行政错误,就应该用行政手段来解决。其实内蒙古并不了解,建电厂并不挣钱,挣钱的是电网。
地方政府要转变发展观,转变是要改变吏制,就是说指挥棒要改变,老用GDP来考核地方,谁的GDP高,谁就进入领导班子,应该把就业、社保等作为政绩考核标准,改变干部选拔体系。
《21世纪》:今年上半年无论是单位GDP能耗指标,还是二氧化硫排放指标,以及化学需氧量反映的污染物排放都在增加,另外地方开发区违规占用耕地也比较严重,为什么中央的一系列政策,到地方都成为一纸空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了一句空话呢?
刘福垣:病根子还是在吏制。一些基层部门的收入依靠的是以罚代收,用罚款作为收入,而不是真正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所以根本还是要解决干部制度,让地方基层的环保、土地部门真正干活。谁污染,关闭谁。
《21世纪》:你讲过宏观调控不要搞逆向调节,现在不断调控房价,但是房价普遍不断上涨;调控投资,地方相反加大上马力度;调控产能过剩行业,结果包括电力等行业仍然出现短缺,汽车、钢铁、煤炭、电解铝等利润率非常高,是不是调控的技巧有问题,还是定性有问题?
刘福垣: 宏观调控是调总量,目前的问题是结构矛盾。中国整体是二元经济结构,现在需要的是补短板,把冷的地方搞热。
《21世纪》:中央政策目标,与地方的发展目标如何得到统一,让地方得以贯彻执行,以确保政令畅通,有令就行、有禁就止?
刘福垣:需要分级定位。中央政府需要强化宏观规划功能,地方政府需要强化服务功能。现在,地方政府包括县在内,基本都是把地方当作“国家”来经营。一个县是不能当作一个区域的,否则就是把国家分解了。因此中央应该统筹战略规划,地方要强化法治、强调服务功能。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