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内志愿者通过招募点、奥组委网络或信函报名 京外志愿者通过当地报名渠道报名 海外志愿者通过奥组委网络报名
奥运志愿者28日开招
本报记者顾静报道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将于8月28日启动,赛会志愿者需求人数为10万人。 赛会志愿者招募启动后,北京地区申请人、港、澳、台、侨、海外留学生、外国人开始报名;京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申请人,在2006年12月统一开始报名。
昨天,北京奥组委、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动员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市委副书记强卫,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李炳华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志愿者招募工作8月28日启动
据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根据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的整体安排,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将于2006年8月28日正式启动,届时将开通北京奥组委网络报名系统和咨询热线。
赛会志愿者为义务服务人员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是由北京奥组委组织招募,需要制作奥运会、残奥会身份证件,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承担相应岗位职责,在奥组委指定的时间和岗位工作,接受北京奥组委管理,义务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服务的人员。
赛会志愿者共需10万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约7万人,残奥会赛会志愿者约3万人。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主要在北京地区招募,以北京高校学生为主体,同时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居民、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外国人招募一定数量的赛会志愿者。
赛会志愿者须能连续服务7天
自愿参加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1990年6月30日(含)前出生,身体健康;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能够参加赛前的培训及相关活动;能够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连续服务7天以上;母语为汉语的申请人应具备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母语不是汉语的申请人应具备基本的汉语交流能力;具备志愿服务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志愿者须签署志愿服务承诺书
赛会志愿者具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赛会志愿者具有的权利为:了解赛会志愿者政策;在岗位确定之前表达工作岗位的意愿;获得必要的工作保障;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参加赛会志愿者评比表彰;对赛会志愿者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申请退出志愿服务。
赛会志愿者应尽的义务为:遵守奥林匹克宪章,遵守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章程,传播奥林匹克精神;遵守北京奥组委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履行经本人签署的志愿服务承诺书;完成相应的培训;服从北京奥组委对志愿服务工作岗位的安排;服从北京奥组委的指挥和调配,认真完成志愿服务工作任务;服从志愿服务期间所在团队的管理。
外国人可通过网络报名志愿者
据介绍,奥运会志愿者招募的方式多种多样,各类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在京普通高校师生(含港澳台侨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普通高校内部设立的招募点自愿报名;在京各界人士,通过奥组委网络报名系统或信函报名。同时,奥组委根据专业志愿者的需求,指定相关机构负责接受本单位内申请人的自愿报名。18个区县团委设立宣传咨询点,面向市民广泛开展宣传咨询活动。
京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人报名,申请人可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指定的报名渠道报名。
京外赛区志愿者由京外赛区赛事组织机构,按照奥组委的统一政策自行招募。
港澳台侨、海外留学生、外国人报名有两种方式:在北京地区生活、工作的港澳台侨、外国人,按照北京地区申请人的报名方式报名。不在北京地区生活、工作的港澳台侨、留学生和外国申请人,按照国际规则和奥运惯例,通过奥组委网络报名系统报名。
报名截止时间为2008年3月底
据介绍,赛会志愿者报名时间从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底,报名开始时间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陆续启动。
2006年8月28日赛会志愿者招募启动后,北京地区申请人、港、澳、台、侨、海外留学生、外国人开始报名;京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申请人,在2006年12月统一开始报名。京外赛区志愿者申请人的报名时间,由当地赛事组织机构确定。 (责任编辑:安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