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中国城市要补一堂美术课
文/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在中国“城市化”的浪潮中,创建一个人与城市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需要在城市建设中补上一堂美术课。今天中国的城市建设,普遍存在四个问题:
一是有绿化没有山水。 在不少城市,“绿化”变成了简单的铺草坪,没有“山水观”。好的绿化环境应该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在山水中找到人与自然的“尺度”。大家为何喜欢杭州?就因为杭州有西湖,西湖体现了人与山水的和谐尺度。在浦东,人湮没在高楼之中,就看不出人的尺度。以“三山”闻名的福州城,如果盖起高楼,昔日美丽的山景就只有“假山”的效果。南京玄武湖如果边上盖满高楼,就会成了小鱼池。
二是有建筑,没有栖居。人是通过建筑而和世界相安相和,建筑是人们的归宿,应该体现出“宿命感”,而不仅仅是一个功能型的房子。城市建筑的尺度和体量在规划中非常重要,应和城市的诗意、韵味相吻合。杭州西湖边的建筑如何限高就始终是一个“重大话题”。人在湖中回望,湖滨天际线的标准如何变迁,就表现出了杭州城市观念的变化。按照上世纪60年代的标准,建设部领导派人划船到湖中回望拍照,如果建筑物超出梧桐树就要拆掉。
三是有规划,没有特色。早年间不少中国城市没有什么现代意义的规划,但是很有特色。杭州是“三面云山一面城”,宁波是大江汇聚,依水而居。上海也是水网发达的城市,后来沿着黄埔江不断向西延展,很多水系被填平修马路,洋泾滨变成了延安路,一直变成今天的延安高架。北京是金中都、元大都,城市中心是“如意”一样的北海和中海。城市各具特色,因为那时候人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必须和自然妥协。而现在人的能力很强,战天斗地,结果所有城市都在改造中呈现趋同的态势。
四是有指标,没有记忆。现在的城市建设追求各种绿化指标、空气指标等等,但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文化的记忆、“栖居”的记忆、乡愁的记忆。
克服城市病,要牢牢抓住“造化之链”来搞建设。所谓“造化之链”,就是各地独特的山水意境、人文积淀乃至由此形成的建筑形态、生活方式,这是中国建筑的根源。
从前在南方,河道、小桥、黛瓦白墙的建筑以及水乡的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当地的造化之链。但在城市化过程中,传统水乡的生活方式不存在了。现代的绿化、住宅、城市习俗正在形成新的文化。小房子变成大房子,小河变成了小沟,“造化之链”遭到破坏。
城市化进程中,被破坏的不仅仅是老建筑本身,还包括整个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在徽派建筑代表作安徽的宏村等地,存在一种由穿过挨家挨户的特殊水系所构成的独特生活方式,各家形成一种公约,每天不同时段只能在河里洗什么。今天这些生活方式都面临着挑战。还有人认为上海淮海路的树遮挡了商店的招牌应该砍掉。但是在树中穿梭才是人们记忆中的上海的逛街。绿化树是人和建筑相联系的中介。如果是在浦东这种新城区,人和大楼之间隔着广阔的绿化带,所有的人就只能是城市文明的匆匆过客。
“造化之链”的不同,决定了北京所以是北京,上海所以是上海,杭州所以是杭州。我们要用“美术的眼睛看城市”,这不是简单的好看不好看,而是要看出造化之链的内在规律,提醒人们通过营造“和谐”,去追踪中国人与山水世界相携相生的脉络所在。那些历史文化的背景,正是今天城市的“乡愁”。在当前这一轮建设中,人类超自然的改造力,已经改变了城市的个性,道路平直,建筑趋同,每个人都失落在城市的失落中。每个人一方面享受着现代文明,一方面总感觉若有所失。
建城如建园,三分匠七分主人。城市是为了人而建设的,人决定了城市建成什么样。这就要求城市人要具有历史感,对城市有更长远的要求,而不能是那些脑子里只有商业价值的标准。
人不是只要解决绿化等指标,满足其“指标的饥渴”就可以了,城市的人群有灵魂,有类似“乡愁”的精神需求,由人所组成的城市无法被“指标”所简单量化。
在今天的“城市化”浪潮中,我们不能只用“商业的眼睛看城市”,没有商业价值的就丢弃。比如说树,可能会挡住商店招牌,可是树是城市的记忆,是人的家园感所在,是“无用之大用”,人和树会产生归依感,不能说砍就砍。
新城区以及大学城的建设也一样,不应过于功能化和工具化。现在有的城市的“大学城”,大部分就是由大楼、长廊、图书馆、台阶、展览馆、人工池塘、生活区等诸元素组成,只有功能,没有像中国画一样留“空”,也体现不出当地的“造化之链”。学生们获得的是工具化的生活境遇,没有和自然的遥相对望,没有冬去春来的“望境”,人在其中,看不到自然也看不到自己。其实人和环境的对话也是修身养性的重要学问。 (责任编辑:韩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