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虽“遭冷” 广东年内将试行个人支票
南方都市报朱丰俊 通讯员曾启通
记者日前获悉,继今年3月香港人民币支票业务在我省试点开办后,个人支票业务年内有望走入寻常百姓家。 央行预计,年底将在广东试行“广东票”,明年6月底前在全国开通“全国票”。
支票业务试点“遭冷”
据央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香港人民币支票业务虽已开办5个多月,业务量却很小。截至7月12日,粤方银行共提出支票100多笔,清算资金共304万元人民币,差不多一天才一笔业务。
业务最多的分别是东莞、中山和广州,用途也主要局限于物业费和医药费。
该负责人分析,个人支票试点“遭冷”有两个原因,一是受信用环境和支付习惯影响,不少商家和市民对这项新业务还不了解;二是受手续费较低(一般为1元/笔)等原因影响,部分商业银行尚未充分认识到个人支票的价值,推广的热情还不够高。
个人支票使用成本低
业内人士分析,个人支票试点虽遭冷,央行依然要力推此项新业务,主要原因在于个人支票与现金、银行卡支付方式相比,有其独特优势。对于银行来说,支票的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即签即付,无须专用的机具和受理设施,而银行卡业务上需要很大的前期投入,单是给所有商户发POS机的花费就不少,更不要说联网和建立后台实时清算系统的庞大开支。对个人而言,它不受交易时间、地点和对象的限制,比如在个人购房时,市民直接签单即可,手续更为简单方便。
失信“老赖”将留信用污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会不会出现假支票或空头支票,因为一般的受票人没办法辨别支票真伪。
对此,有金融界人士认为,普通个人支票被伪造的风险是很低的,原因很简单,它有支付额度限制,造假者难以牟得暴利。至于少数客户要用到的大额个人支票,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也有许多方便的手段,比如相当成熟的二维条形码技术,可以用来提高伪造的难度。
此外,从今年1月起,全国个人征信系统开始正式运行,目前,全国数据库收录的自然人数近5亿人。个人信用记录将在银行间共享,失信“老赖”不管在哪里都会留下信用污点,这也提高了市民使用个人支票的安全系数。
■ 名词解释
香港人民币支票(以下简称支票),是指在香港拥有人民币存款账户的香港居民个人签发给内地商户或个人,委托出票人在香港的开户银行见票时支付确定金额的人民币给持票人的票据。持票人可用人民币支票在每个账户每天80000元人民币的限额内,支付在广东省内的消费性支出。
支票的持票人应当在出票日起6个月内办理委托收款,超过6个月的,银行不予受理。收款人只能委托其在广东省内的开户银行收款,不得直接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