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幕府山顶,记者采访苏锡培。脚下是他一锤一锤挖空的山腹,山坡岩石上是他一棵一棵新栽的树。
老苏曾经是采石场场长,脚下的劳山被他挖掉了四分之一。老苏说:“当场长时,对山没感情,心里想的是多采一吨石头,就为职工多赚几块钱。 现在多栽一棵树,就是减轻一份当年对大山欠下的债。等这山全绿了,这债才算清了。”2003年,他把家搬上山。每天早上六点,准时上山看看树,就像看望自己的老朋友。
从苏锡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南京人对山和树的情感变迁,更感受到南京这座城市对生态环境的全新领悟:人是生态环境的“主体”,但并不是为所欲为的“主人”。人与自然,和为贵!
一字之改,一串新理念跃然而出
南京“五个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从提出到最后定版,只改了一个字。
参与调研的专家反复考量后建议,将“东部城市绿化中心”改成“东部城市绿色中心”。他们认为,1800多年前东吴就开始有组织地绿化南京,今天应该给自己定更高的目标。与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绿化”指标相比,“绿色”是一个更值得南京人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
从“绿化”到“绿色”,“绿”,已不单单是颜色。“绿色”中,“四个优先”、“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取向跃然而出。生态城市建设、循环经济、人居环境改善,成了“绿色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
这一个字的修改,改出一串发展新理念,让省委领导大为赞赏。记者在南京采访,发现“东部城市绿色中心”以外的其他“四个中心”建设,“资源”、“环境”、“生态”都是中心词,其中蕴涵的“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南京各项建设中已有端倪。
南京“绿色发展”的理念,追求经济建设对生态“零破坏”的理想。宁淮高速公路老山隧道的建设是这个新理念的“注脚”。
8月6日,记者来到仍在建设中的老山隧道。宁淮高速延伸到老山前,没有“炸山开路”,而是“钻山洞”为生态让路。进入老山二号隧道右线,看到的是长300多米与老山融为一体的“傍山棚洞”。“傍山棚洞”一侧与山体相傍,另一侧以弧形柱支撑,顶部覆盖老山“原土”,山体植被顺势而下。“傍山棚洞”和“前置式洞口”的工法,创下“沿山不开山”的奇迹,路边5800多棵树、30000多株原生灌木毫发无损。
老山隧道被誉为中国第一条原生态高速公路隧道。老山隧道,彰显出南京人对自然生态带着敬畏的呵护。
“垃圾从我们这里走向零”
8月9日,早上八点多,南京浦口一条偏僻的公路,满载的垃圾车一辆辆向前驶去。记者跟着垃圾车七拐八拐,来到了目的地——江苏烽生源垃圾制炭有限公司。
厂区里一行标语特别醒目:“垃圾从我们这里走向零”。
垃圾车开进厂区,倒车、卸载,轰然一声,垃圾倒进了垃圾池。巨大的“铁爪”抓起垃圾,直接送上生产线,分拣、高压、高温处理,垃圾变成了一截截炭棒。工人拿起一截“炭”,送到记者鼻子前:“这些炭棒热值4000大卡,比木柴强。你闻闻,一点味道都没有!”公司总经理彭立军说,生产线每天要“吃掉”几百吨垃圾。工厂对面是露天垃圾场,去年是上千头“垃圾猪”的天下,现在“垃圾猪”一只也没了。
垃圾居然能制炭,公司开工两个月,名气传遍半个中国,哈尔滨、顺德、萧山、重庆的官员接踵而至。公司一周日程表上,记者看到一长串要来考察的城市:扬州、镇江、宿迁、合肥、马鞍山……在彭立军的脑子里,有着这样的“蓝图”:用垃圾炭烧蒸汽,建垃圾炭发电厂,彻底消灭“垃圾山”……
在南京,“走向零”的不仅是生活垃圾,废料、废气……在很多人的眼里都加了引号。炼钢炉产生大量煤气,以前直接排放。去年开始,这些“废气”成了南钢发电的燃料。粉煤灰,是电厂头疼的废料,但现在成了“俏销货”,每吨价格从倒贴四五元涨到40多元。单是华能电厂周围就冒出了几十家专“吃”粉煤灰的企业。
南京市经委的朱克军搞了多年的资源综合利用,他说城市要少消耗能源,少产生垃圾,最根本的出路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改变。南京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打造全省服务业中心,发展全国科教中心,这些调整产业结构的“大手笔”,做的都是保护生态资源的“大文章”。就拿科技教育来说,用的原料是“智慧”,是“无烟工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几乎为零。这样的发展才有足够的后劲。
绿色发展,背后是大写的“人”
探究南京“五个中心”建设,最终的着眼点,都在“人”,打造最佳人居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南京“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
长江沿岸寸土寸金,但南京却把一段13.6公里的“黄金江岸”划为“发展禁区”,码头、民居、企业一律迁走,政府为拆迁“买单”10多亿元。这里南京新划定一块“生态用地”——夹江水源保护带。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包洪新说,这是全国最大的水源保护区,可以保证每天200万吨的取水量,这笔钱花得很值。
沿江逆流而上,是南京另外一块“生态用地”——号称“江苏第一洲”的新济洲。登上新济洲,满眼绿色,野鸟不时从空中掠过。一栋四层小楼几乎是洲上仅存的建筑。南京市农林局林业处处长宋瑾琦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防汛指挥部,现在是“长江防护林管理中心”。
这个面积1.6万亩的江心洲以往是防汛重点,每到汛期,省、市、区、镇都要派人来这个孤岛与洪水作战。破堤的惨剧屡屡上演,老人、孩子常要紧急撤离。2001年,政府花巨资把4000多居民全部移走。新济洲恢复生态,做成湿地生态郊野公园。南京在建郊野公园一共15个,总面积近6万亩。
苏锡培修复被破坏了的幕府山生态已经有7年。但是修复生态并非易事。他告诉记者,70度的石头山坡上寸草不生,工人们造绿,都是系着安全带,从山顶垂下来像“蜘蛛人”一样高空作业。光溜溜的山坡上留不住土,只好用废汽车轮胎编成“网”,固定在石头上。再在轮胎里灌土,种灌木。几年来,幕府山用这种办法造绿200多万平方米,花费4000多万元。遍体鳞伤的幕府山,重新勃发出生机。
在南京“造绿”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民间资本投入是政府的3倍。青龙山,是南京“人居森林”工程的试点,企业投入11亿元,近万亩荒山改造成空前的生态绿化精品。依托青龙山生态公园的旅游度假和地产开发的后继项目正在筹划。
城区“添绿”是让南京人竖大拇指的“民心工程”。城区增加绿地,最大的麻烦还是“地”从哪里来?南京市结合拆迁改造,“见缝插绿”。为了在玄武门、太阳宫附近的街道边让老百姓看到大片绿色,南京市花费数千万元,从开发商手中“回购”土地造绿。在号称华东第一商圈的新街口,今年硬“挤”出3000平方米,做成城市绿地。南京向市民承诺,今年主城要新添22块绿地,今后五年新添100块绿地。
为了让居民集聚的主城有更安静的环境、更洁净的空气,南京城内的工业企业开始大规模“搬家”,而在“新家”,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200多家较大规模的企业已经从居民区集中的主城搬走。2008年底前,“小化工”为重点的所有“五小企业”都将从南京主城消失。
不懈努力终于换来了更多蓝天绿地。2005年,南京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突破300天。南京市民出门不出500米,肯定可以找到一块城市绿地或者小游园。到2009年,南京要努力给老百姓330个“蓝天”,人均绿地面积15平方米。(记者周跃敏陈炳山 俞巧云 孙巡 颜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