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中新社香港八月二十日电香港环境保护署首席环境保护主任何嘉文今天透露,香港水质评为“良好”的泳滩,由一九八六年的十一个,大幅升至二00五年的二十三个,整体符合水质指标的泳滩更在八成以上。
夏日海滩畅泳确为尝心乐事,但清澈海水并非必然,环境保护署过去二十年来,凭着长期运用严谨和系统的科学方法监察水质,并持续采取环保执法、建设污水处理及排污设施等多项措施清除污染源头,改善泳滩水质的努力,终取得良好成果。
何嘉文今天在接受“政府新闻网”访问时表示,环保署早于一九八六年开展“泳滩水质监测计划”,每个刊宪泳滩每月最少抽查水质三次。除了计算细菌含量,也量度海水的酸碱值、水温和溶解氧等用于分析水质的参考指标。
现时泳滩全年评级制,是按最近五次抽取样本的大肠杆菌几何平均值,把全港四十一个宪报刊登泳滩,评定为“良好”、“一般”、“欠佳”及“极差”四个级别。首两个评级指每百毫升水样本的大肠杆菌含量均少于一百八十粒,“良好”评级则少于二十四粒;“欠佳”评级含菌在一百八十一至六百一十粒之间,不宜游泳;“极差”评级则超逾六百一十粒,泳滩需要关闭。
何嘉文指出,环保署人员除在近滩提取海水样本外,也在泳滩附近的溪和雨水渠收集水样本,研究会否有其他影响水质的污染源头。
经过环保署多年来的努力,符合水质标准的泳滩数目增长理想,由百分之七十四增至百分之八十三,其中“良好”评级泳滩增至百分之五十六。
何嘉文强调,处理泳滩水质,重点在立法与执法,以及排放和处理污物的基建设施等两个范畴。
自“禽畜废物管制计划”及《水污染管制条例》推出和落实有关措施以来,环保署积极控制及减少海滩腹地的污染源头,包括设立水质管制区,禁止在区内饲养禽畜,杜绝禽畜废物排放。
署方也协助乡郊地区的村屋或寮屋,接驳到公共污水系统,建立污水渠、地下污水管导和污水排放口。
例如,南区水质管制区实施后,赤柱的猪只饲养场陆续关闭,大大减少浅水湾的污染源头;加上八十年代末完成雨水渠截流及改道工程,把污水引离泳滩,浅水湾水质大部分时间维持在“良好”水平。
何嘉文表示,政府正筹备净化海港计划第二期甲工程,目标是在二00九年为昂船洲污水处理厂的排放进行消毒,这对重开荃湾区七个已关闭的泳滩很有帮助。
(责任编辑:安世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