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可出院但无家人来接,其家庭关系复杂与女儿结怨多年未化解
昨日,七旬老人牛如中孤单地躺在医院带着哭腔给自己的女儿打电话。他已被抛弃在友谊医院多日。本报记者吴江摄
本报讯(记者王卡拉)“我想我女儿。”昨日,在友谊医院消化科病房内,72岁的牛如中老人提起女儿时流下热泪。从6月中旬至今,送他来医院的老伴只来看过他一次,随后便再没出现。复杂的家事让这位瘦骨嶙峋的老人孤独地躺在医院,每日以泪洗面。
老伴称已无力负担
消化科值班医生王医生介绍,6月中旬,牛大爷因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多发脏器衰竭,被送来时病情严重,曾一度送入重症监护室。7月3日后,牛大爷便转入消化科病房。“他老伴7月5日来过一次后再没出现,他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生活费也成了问题。”昨日,护工梁玉为牛大爷擦身。据梁玉说,牛大爷并没有钱请护工,但家人不照顾他,护工们义务照顾起牛大爷。病房里,病友及其家属经常陪牛大爷聊天,送他东西吃。他饭卡没钱了,护士为他充值。
“他家关系比较复杂。”王医生说,他们曾联系过牛大爷的老伴,但对方说自己没办法负担,不愿来医院。医院想为牛大爷手术治疗胆管结石,因为没有家属的签字而作罢。
目前牛大爷已可以出院,可是没人接。“从医院来说,病床没法周转,其他重病病人就没床位。我们非常希望他家人知道,不管有什么矛盾,也不能把亲情抹杀。”在这段日子,只要有人来探访病友,牛大爷的目光总是瞅着那些人;护工梁玉经常在喂饭时看到牛大爷掉眼泪,旁边有人说“梁玉比你亲闺女还亲”,牛大爷哭得更厉害。一位病友家属说,牛大爷的两个亲闺女曾来看过他一次。
女儿讲述“我恨父亲”
昨日,记者无法与牛大爷的老伴取得联系,但他大女儿于昨日下午5时赶到医院,小女儿随后也赶到。
坐在父亲病床旁,大女儿说着父亲的种种不是,眼框里噙满泪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开始还责怪牛大爷的女儿没人情味的病友家属在听其女儿说完一些事后,叹了声气。
据其大女儿说,她5岁时父母离婚,之后父亲找了现在的老伴。“我爸说我长得像我妈,最恨我,我爸反正性格不好。”牛女士说,她恨父亲,当初就因为爷爷留给她们姐妹俩一套房子,父亲便对她们翻脸不认人,爷爷摔伤住院时父亲没去看过,爷爷去世父亲就呆了5分钟。为了房子的事父亲经常跑到女儿单位闹事,在大街上骂女儿是小偷。这15年来,父女三人不怎么交往,矛盾也一直未解开。女儿控诉父亲时,父亲保持沉默且面无表情。
“她老伴有义务照顾他,父亲的退休工资都在她那。”牛女士表示,因为经济状况和情感原因,她没法接父亲出院,但她愿帮院方联系父亲的老伴,“可能的话大家分摊医疗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