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贵阳8月20日电 记者汪志球报道:八月骄阳似火,贵阳市却天凉气爽。宜人的气候受益于贵阳几年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近日发布的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表明,去年贵阳市空气优良以上的天数达到343天,占全年天数的94%,如今的贵阳市天蓝水碧,绿树成荫。
贵阳曾是全国3个酸雨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一度超过国家2级标准两倍多,一条全长118公里穿城而过的南明河,每天吸收45万吨污水和工业废水。
“贵阳以环境立市,实施生态经济战略,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说。
改善空气质量首在治污。贵阳市不惜巨资将市水泥厂、化工厂、电池厂等10多家污染大户“请出”市区,坚决关掉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小企业,严令全市400多家企业限期改造,实现烟尘达标排放。同时,在全市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截至目前,市区内6.5蒸吨/小时以下的锅炉、大灶等燃煤装置已完成煤气或电的清洁能源改造。
贵阳将南明河综合整治与城市绿化有机结合,实现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的三重功能。贵阳市三年里先后投入22亿元,在南明河上游两座水库加高扩容,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实现207家企业污水达标排放。目前,贵阳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9.25平方米,中心区人均绿地面积达5.15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