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深知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如果能够掌握更多的科学手段,就有可能对大部分自然灾害作出事先预测、预报,及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缩小灾难的负面影响。
近几年,由于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地各部门的支持,我国气象地质海洋等部门对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都大大加强,使灾害应对能力大幅提升。 譬如,今年的好几次热带风暴和台风,都由于及时预报了台风走向和强度特点,沿线民众事先转移、水库泄洪、渔船进港等,结果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十五”期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气象信息传播网络,使许多气象信息和自然灾害预报通过各种媒体快速广泛地直接告知社会大众。全国绝大多数民众可以每天接受气象信息服务,手机气象短信用户也已达到3300万人之多。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气象局长会上,秦大河公开宣布:到2010年,我国将建立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和重大灾害气象应急响应体系,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大气综合探测,建立健全核及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扩散、森林火灾、地质灾害、海难等与气象条件有关的突发公共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的气象保障业务工作流程,增强相关突发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保证气象预警预报走进社区、深入农村、直通企业。公众气象预报期将达到7天,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偏差在120公里内,提前半小时以上发布雷雨、大风、山洪、泥石流等局地突发性灾害警报,气象预报警报的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从而为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作为这个体系的有力支撑,我国将积极参与建立世界首个覆盖全球用于环保、减灾卫星群。其主要内容包括:在今后1至2年内,将和有关国家研制、发射3至4颗卫星,在5至8年内,发射另外几颗卫星,从而构成一个由8颗卫星群体联网的太空监测体系,优先用于我国等亚太地区的自然灾害防治及环境保护,也可以为其他国家、地区提供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