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刘浦泉)北京市昌平区建筑业逐步摆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束缚,探索出“新、特、精、专”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昌平区建委副主任李贵山介绍说,多年来,北京市昌平区年开复工建筑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但由于当地建筑企业规模小、总体实力不强,70%的市场被外来建筑企业占领。 为改变这种状况,自2001年起,昌平区从推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入手,逐步占领建筑专业细分市场,形成了明显的区域性建筑业特色。
目前,昌平区建筑业有39家科技创新企业,拥有专利权194项,注册商标21个,涉及建筑、建材、建筑机械等领域,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特点,专利实施率高达91%。这些企业尽管规模不大,但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产品,去年实现总产值20亿元,缴纳税款1亿多元。
为推动建筑业自主创新,昌平区的一个主要做法是,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兴业意识,引导企业建立“一把手”抓科技创新的领导体制,帮助企业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分阶段实施计划。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不断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目前,全区建筑企业已造就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技术能手、业务骨干。
我国建筑行业使用的传统塔机基座,采用现浇混凝土整体式基础,不仅重量大,而且只能一次性使用,资源浪费严重。北京九鼎同方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赵正义在实践中发明“赵氏塔基”,首次突破预制塔基技术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具有显著的节能和环保效益,已在北京、哈尔滨、沈阳、南京等国内13个城市推广应用,共完成建筑工程687项、总建筑面积突破400万平方米。“赵氏塔基”已被列为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谈起这项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过程,赵正义对政府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感慨不已。他说,在“赵氏塔基”处于大型试验的关键时刻,昌平区建委冒着巨大的试验风险,出面担保租赁了两台用于技术鉴定的大型试验塔机。如果没有大型塔机的实际使用检验技术参数,“赵氏塔基”根本不可能通过技术鉴定,产品也不可能走向市场。
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我国固定式塔机保有量将突破25万台,如果在建筑行业全面推广“赵氏塔基”,每年就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0多亿元,并节约水泥196万吨、钢材33万吨、砂石料1130万吨。
昌平区推动建筑业科技创新的另一个做法是,引导企业瞄准建筑市场需求,根据各自优势集中力量解决技术难题,培育“新、特、精、专”的品牌优势,并帮助企业保护和合理利用知识产权,形成新技术、专利权、标准化的完整体系,从而确立市场主导和行业领先地位。
名不见经传的北京宝贵石艺科技公司,虽然是个注册资金50万元的小企业,但拥有多项发明和实用专利技术,其独创的再造石装饰砼挂板已被用于国家大剧院音乐厅1300平方米艺术吊顶。这种大面积吊顶在中外建筑史上罕见,由于164块形状各异的挂板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最大起伏达48厘米,吊顶难度非常大。国家大剧院总设计师保罗·安德鲁经过两年的考察,最终决定选用这个产品。至今,这种产品已用于拉萨火车站外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内墙等1000多个项目。
昌平区全力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起点高、影响大的企业做大做强,稳步实现区内建筑业的战略性调整,已形成一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提升了昌平区建筑业的整体竞争力。
北京四方如钢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研发的双层多防检查井盖,具有防响、防滑、防盗、防坠落、防移位、易开启等多种功能,有效解决了城市道路井盖存在的问题,被北京市有关方面认定为车行道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必用品,仅去年就销售2万多个,约占全市大型基础建设项目所用井盖的60%。
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复合载体夯扩桩施工技术,与常规地基处理技术相比,承载能力提高3至5倍,节省成本10%至30%,去年打桩2万多根,合同总额上亿元,已应用于北京市政工程及南水北调工程等。
为鼓励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昌平区财政拨专款设立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据昌平区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05年底,先后有包括4家建筑企业在内的34家中小企业得到了科技创新资金的支持,累计支持资金500万元。几年来,被支持的企业累计缴纳税款1亿元,并为当地创造了8600多个就业岗位。今年,昌平区专项科技创新资金将增加到1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