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记者 李学芹 实习生 马建朔 刘莹金陵晚报报道昨天,记者从江宁文化局获悉,窦村石雕被列入此次申报省非遗的名单之中,不过,文化局相中的传承人却是并非窦村人的外来户葛志文。对此,江宁文化馆馆长张为农解释,葛志文尽管曾是苏北泗阳人,但他8年前就已迁居麒麟镇紧邻窦村的后庄头村。 同时葛志文创作的石壶、石砚不但属于石雕谱系中的一支,而且堪称是收藏界的精品。反观窦村石雕,几位老艺人因为年事已高,基本上不再操刀雕凿,仅存的一两位匠人,其作品无论从影响,还是艺术发展来看,都无法与葛志文的作品相媲美。
厨房一隅的石雕工作室
1998年,葛志文从上海只身投奔在江宁的姐姐家,当初一文不名的他如今已在南京乃至全国工艺美术界闯出了一片天地,8年过去了,他仍然住在这个小村里,并雕刻出一件件让人爱不释手的石壶、石砚。昨天,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后庄头村,40多分钟后车子终于在一户极普通的二层小楼前停下,在记者的呼声中,灰头土脸的葛志文从小楼对面的平房里出来了,他正在工作室里雕石。说是工作室,可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却是厨房,厨房的一隅有一个狭长的空间,精美的艺术品就是从那里出炉的。整个房间没有空调,也没有电风扇。葛志文称,只要进入那里他便心静如水,全神贯注,每天常常一干就是十七八个小时,半天对他来说根本不过瘾。工作室的入口处堆放着很多石材,在葛志文看来,石头也是有灵性的,好的雕刻者总能根据石头原有的色泽构思设计,并在雕刻时灵活把握石头的纹理,因材施刀,否则,一个力道使用不当,或者毁掉一块上好的石材,或者凿去过多的石料,影响成品的美观。
农户楼上的石雕陈列室
厨房对面的小楼是葛志文姐姐家,屋里的陈设极为简单,但推开二楼右侧房门,这才发现别有洞天,一股艺术气息迎面扑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民国时代的木椅,四周墙壁上是葛志文的国画和书法作品。靠窗处放一张大书桌,椅子后面是一排木架,上面陈列着不少造型迥异,线条灵动的茶壶、砚台,多数都是他自己的石雕作品。葛志文最青睐的家藏作品是“难忘的岁月”砚,它是一只缩小了的针线匾。这种农家妇女家用物,触动了葛志文的灵感,他以广东茂名端石为材料,在圆形砚塘的一旁,凸雕了一只针箍、一根针、一团线和一只线板。砚的背面,则是呈交错编织状的藤条形,那形态,那色泽,活脱脱的一只小藤匾。为了表现此作品的神韵,葛志文整整忙碌了半年,终于完成后,他怎么也舍不得把它卖掉,而石雕作品具有独一无二性,他决定终身保留这个“岁月砚”。
从泥趣到石趣的延伸
葛志文童年时酷爱泥趣,长大后为何却偏偏迷上石趣呢?这里有机遇,更有他对美术的酷爱。1978年,葛志文出生在苏北泗阳的农民家庭,儿时,他除了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还有一位不可缺少的伙伴——泥巴,他能用泥巴捏成各种各样的泥人、汽车,其他各种好玩的玩具,雕塑的天赋在当时便初露端倪。中学时,他的美术才能更突出了,每次美术作品得分都是全班第一。他的课堂绘画作品被老师拿去参加全校美术展览。3年初中很快结束了,家境贫寒的他不得不放弃学业。辍学后,先是跟着父母种田,后又跟着村人做泥瓦匠,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一年后,亲戚介绍他到上海“陶泓斋”石雕工艺厂学徒,这是一家由兄弟5个联手创办的企业,老大陶昌鹏、老二陶昌骏、老五陶昌平就是他的指导老师。当时陶家兄弟雕刻的作品已经很有名气,首次见到那些栩栩如生的作品,葛志文简直不相信那些原来竟是石头,从此,就与石雕结下了不解之缘。边学边做,就连晚上也在思索运刀的精气神与方法,为了使技艺更上一层楼,他还四处搜集资料,细心研究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结构,同时苦攻书画、篆刻艺术,学习古代诗词。两年后,他成为师傅最得力的徒弟之一,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他与师傅共同设计、制作了一把“慈善归源”艺术石壶,捐赠给上海慈善基金会。同年,他又与师傅一起设计了一把特大的“金牛壶王”石壶,重160.5公斤,当年便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并以26万元的高价卖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为了拥有自己的创作空间,1998年,葛志文辞别师傅,只身前来南京,在姐姐家支起一个小创作室。1999年11月,葛志文辛勤劳作一年创作出数十件作品,应艺友的邀请,他在清凉山公园举办了个人石雕艺术展,部分作品当场就被收藏家们抢购走。2000年4月,他的“蒸蒸日上”石壶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品博览会金奖,他也被授予“世纪艺术家”名誉称号;5月,他的另一件作品荣获中国首届国际茶博览会茶艺术品金奖,作家余律看了他的作品,挥笔题字“天下一绝”……如今,不但他的师傅因为年岁大,受视力与力气的限制不再雕石,十几个师兄弟中,除了他也都改行了,因为石雕这活计实在太苦,既费心神,又花力气,即便再辛苦,一年也只能雕十来件作品。葛志文称,他的视力也下降得厉害,再干十几年,或许他也必须“退休”,但葛志文的执着终于换来了成功,身上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书画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等众多头衔,成为江宁的知名人士。为了扶持他的石雕事业,江宁不但把他作为窦村石雕后继者申报非遗,他所在的麒麟镇还无偿划出地块,为他筹建“葛氏石雕艺术馆”。
非遗名片
中国民间石雕艺术,因石材产地不同,艺术风格不同,经长期的发展而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民间石雕品种与流派,窦村石雕便是其中之一。窦村石雕形成于明洪武年间,现位于南京东郊江宁区域内。明朝皇帝朱元璋要修城,窦村石匠全被征集修筑南京城,素有石头城之称的南京城内处处可见窦村石匠的杰作。明孝陵等处的不少石兽、神像就出自窦村人之手。栖霞寺内千佛岩上的百尊石佛大部分都是窦村人雕刻的,其中手握铁锤、铁砧的第一百尊石佛,就是窦村石匠按照自己的形象雕刻的。窦村石匠在古代很有名,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南京朝天宫等国家级工程建设中的石构件就有很多是南京窦村的石匠参与建设雕刻的。民间石雕的题材内容以写实性的人物、动物、花鸟居多,大致分为4个方面:一是吉祥图案,如“天官赐福”、“吉庆有余”、“松鹤延年”、“龙凤呈祥”、“麒麟献瑞”、“狮子绣球”等;二是戏曲人物、古代英雄、神话传说等;三是辟邪纳福的吉祥物与祥瑞动物,如狮子、麒麟、凤凰、石敢当、象、鹿、蝙蝠、仙鹤、龟及十二生肖等;四是文房用具,如砚台、笔筒、水盂、石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