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也有“包工头”现象?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华杰说,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逐年加大,但“包工头”现象在科学界却越来越普遍,科学界的贫富差距也很大。某些著名学者特别是院士,在学术界有一定身份,很容易就拿到重要的科研项目。 但他们自己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去做具体研究,就会把项目分解发包出去给别人做。“这些学者往往还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个别名气较大的学者中,甚至出现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今年负责项目审批和经费发放,明年又会参加项目申请。这样一来,科研的资金就永远在几个人中流转。
(据8月21日《中国青年报》)
所谓科学界“包工头”,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科研人员,却在有一定成就之后专门搞公关,自己的活计荒废了不打紧,能在“发包”科研项目的时候赚上一笔也不算亏。他们飞来飞去,获得了各种国家级的头衔和荣誉,干的却是“包工头”的活计,自己疏懒了业务,只剩下了上上下下的关系。
一个建筑工地包了也就包了,一个国家的科学事业被这么包来包去的,还真不是啥好事情。难怪中国科学界这么多年怎么就得不到诺贝尔奖呢,敢情大腕都当“包工头”了。
科学界形成了“圈子文化”,如同江湖,老大负责“发包”,占山为王,攻下一个山头,老大兜里的提成便厚实些。我们不知道,这样的“近亲繁殖”出来的科研会禁得起怎样的市场检验。当一个个科技发明沉睡在科学成果簿上的时候,笑容不变的是“包工头”。
“包工头”体制之下,能有“大师”出现吗?
科研经费是国家出的,也就是纳税人出的。如果纳税人的钱被一层一层“发包”下去,当小有名气的科学家“转行”做“包工头”的时候,科学究竟被供奉在哪里?在很多人眼里,科研项目已成了“圈钱工程”:只要有了科研项目,科研人员就可从中拿提成,甚至一些媒体报道说,有人用科研经费买车买房。
我们知道包工头,手下的农民工多数是本乡本土的,没有圈子上的联系,包工头不大可能面向社会“招聘”农民工。科学界“包工头”大概也是这样吧,学术上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让学术成了农民工。“包工头”接下某个科研项目,等于揽下一项工程,把手中的任务分配给圈子里的人,就像包工头指挥农民工干活一样。
许多学科带头人不再参与具体科研工作,主要任务是“跑经费”,就像包工头跑项目一样。
“包工头”的手下,难以产生建筑大师,科学“包工头”的手下,会有科学大师吗?我怀疑。◎首席评论员 万应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