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哈瓦那街头的标语牌上写着:“古巴反对恐怖主义、也反对战争”。
张卫中 摄
卡斯特罗突然病倒了,临时将权力交给劳尔·卡斯特罗。一时间,国际媒体再次聚焦到这个拥有11万平方公里、1100万人口、与美国抗争了近半个世纪的加勒比岛国。
与其他国家的新闻记者相比,我是幸运的。因为如果没有事先办理采访申请,即使你有旅游签证,也会被拒绝入境。在这种特殊时刻,古巴采取严厉的安全措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很长时间以来,西方媒体总是戴着有色眼镜观察古巴。得知我是中国记者,古巴入境管理当局立即放行。这是我第五次踏上古巴的土地。
走进古巴何塞·马蒂国际机场,你会感到这里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机场没有什么区别,大厅里宽敞明亮,与几年前昏暗的情景明显不同。过去古巴因电力紧张经常停电,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发现哈瓦那不怎么停电了。
在哈瓦那,乃至古巴全国你总感觉到一种特别的气息。路边高大的标语牌上写着这样的口号:“我们能够做到”,“要么社会主义,要么死亡”。古巴革命胜利已经47个年头,佛罗里达海峡对面,美国长期对古巴实施经济禁运,即使对病中的卡斯特罗也没有放松警惕。如何判断他的病情、如何向媒体传递信息等,美方都做了周密安排。迈阿密的反古流亡分子则幸灾乐祸、蠢蠢欲动,他们的表现显得太幼稚低级了。一位名叫西奥维尔的哈瓦那普通市民对记者说,在这困难时刻,每个革命者必须保持清醒。连日来,古巴民众不断自发地组织支持卡斯特罗的活动,祝愿他早日康复。
古巴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与卡斯特罗的坚强领导有关,与革命所带来的果实有关。在经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古巴宣布进入“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卡斯特罗等一批古巴共产党人长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政清廉。在古巴,我看到少年儿童穿着政府提供的校服,接受免费教育。政府培养了一大批医生,免费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古巴的治安状况良好,这在拉美国家是少有的。西方游客将优美的加勒比海滩比作“天堂”。
但古巴人也有烦恼。我曾走进一些古巴普通家庭,他们的日子确实过得不易。古巴目前仍实行凭本供应制。从大米到黑豆,从肥皂到牙膏,数十种计划供应品,大约需要花掉他们20%的收入。古巴人把经济困难归咎于美国的长期封锁,古巴外长前不久揭露说,美国40多年的封锁,造成古巴约7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西方极右势力把古巴比作“地狱”,而我看到的古巴经济却在不断得到改善。在与一位官员的闲聊中得知,与10多年前相比,古巴经济已出现好转,2005年,尽管经历了能源短缺、干旱、飓风和美国对古更加强硬的政策,古巴经济仍取得了11.8%的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是食品和燃料,达到36.4%。古巴的国际收支也出现了8亿美元的盈余。依靠较好的财政状况,古巴正在努力发展生产,增加就业,职工工资也得到相应提高。
现在,古巴的经济改革在有效控制下逐步进行,各种农副产品开始出现在平行市场(即自由市场),虽比凭本供应的价格高一些,但老百姓毕竟有了更多的选择。除国营饭店外,已允许个体餐馆经营,只是规模受到某些限制,一般不得超过5张桌子,同时接待客人不得超过12人。在工艺品市场上,人们的劳动产品可以出售。个体出租车穿梭在哈瓦那的大街小巷。
尽管古巴人民对卡斯特罗的健康十分担心,但我看到,这里人们的工作生活依旧井然有序。大多数人坚信,即使某一天卡斯特罗真的不在了,古巴的社会主义革命仍将坚持下去。
目前,古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加快发展生产,替代进口,节约外汇。在农业、食品加工、纺织乃至汽车制造等方面强化自我生产能力。据统计,2005年古巴仅进口食品一项就花去1.7亿美元,这在土地肥沃的古巴是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与古巴人的接触中,他们常常提到中国和越南,也许古巴人正在琢磨自己要走的新路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