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版于8月4日发表《探亲老人海外遭遇亲情挑战》一文,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半个月来,我们不断接到读者的来信来电,以及来稿。对于探亲老人在海外生活所遇问题,读者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提出了中肯的解决建议。从本期开始,本版开始选登其中部分来信,与大家共享。
探亲背后,老人面对的甜酸苦辣除了《探亲老人海外遭遇亲情挑战》一文提到的烦恼和无奈:孩子(思想)“变”了、“常驻父母”难(当)、独守“空房”受苦、成了“五子登科”和“三无”老人、过着依赖子女的日子等以外,遭遇的挑战还很多。
首先,由于绝大多数老年人得帮助子女做家务,从原有一定职业或地位的独立工作者,变为家政勤务员,前后反差很大;其次,由于美国的医疗保险费用昂贵,很多人从国内有医疗保险变为没有医疗保险,经常担心疾病威胁;再者,由于美国市场适合国人口味的鱼肉蔬菜品种少,价格高,且四季不变,老年人难以适应;还有东西文化习俗的冲撞等等。
另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探亲者饱受空虚寂寞困扰。探亲者每当出现困难或矛盾时,特别是待的日子长了,对美国的新鲜感没有了,自然就会有“不如归去”的想法。不少人因孤寂难熬,不满3个月就嚷着回了国;他们觉得探亲一次就够了,探亲两次后,大都不太愿意再去。由于美国家庭多是独门独户,搬家又是常事,老人觉得自己犹如被“幽禁”,不愿再去。
探亲老人思想上与子女产生矛盾和隔阂,是难免的事,但也不必惊讶和动肝火,而只能靠各自虚心学习、与时俱进,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了却心中的“结”。
一方面,老人们应想方设法充实探亲生活。笔者和太太先后五次到美国,几年的探亲生活,既愉快且很有收获。在女儿女婿忙于上班、还没有孩子的年月,我们天天到英语学校补习,同时关注和了解美国社情,不时写些文章投往国内报刊;有了外孙女之后,我还开垦了一大片荒地,栽种各种蔬菜,既满足日常所需,又增添情趣,加上家务操劳,生活很充实;而很令我们欣慰的是,女儿非常重视安排我们的文化生活,经常收集资料,了解当地的文娱体育旅游以及节庆等活动项目,只要有空,不管早晚或远近,常与女婿一起,驾车带我们和外孙女去游览参观。此外,家里订了《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日报》等报刊,电视机也装置了天线,能收看国内节目,这样就拉近了与祖国的时空距离,缓解了身在异国的空虚和孤寂。
另一方面,为子女者也应该反思,尽可能从精神和物质上填补老人们的孤寂和空虚。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人们探亲的机会越来越少,相互见面、交流的时间更难得。由于忙于生存发展,一些子女疏于对老年父母的关照,致使孤居国内的老人心情沉重、失望,甚至惊人地说出“我把儿女卖了”的牢骚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回顾养育子女的艰辛,落得今日的处境,儿女们应该理解他们。
不管怎样,无论探亲中遭遇的挑战,还是留守故居产生的矛盾、摩擦,都是很遗憾的事,对双方都是伤害。其实双方只要能理智地、胸怀宽阔地以情以诚相待,就有助于子女奋发前进和老人安度晚年。毕竟,希望落在年轻人身上,即使子女算是圆了“美国梦”,可还有很长很艰巨的路要走,只有当他们能为国家(所在国和祖国)、为民族乃至人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那才是真正的光荣。(朱华钧)
“思乡园”里的寄托
华侨华人版编辑:
今年3月中旬从英国回国后,一直坚持每日阅读贵刊。今日读到《探亲老人海外遭遇亲情挑战》一文很是感叹。在国外(尤其是加拿大),我常遇到这些出国与孩子相聚的老人。其中一些人上世纪90年代就来当地,依然保持每天晨练的习惯。坚持晨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只有在那里他们才可能遇到如此之多的来自国内、同样说着中国话的同胞。我因为习惯于每天早上锻炼身体,所以常在这样的地方遇见这些大爷大妈,其中还有来自上海的“老乡”。
记得2004年那次去加拿大,曾在多伦多的AllanGardens附近住过一个月,每日到那个公园打拳,与这些大妈大嫂大爷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临走时他们依依不舍,一位大嫂问我:“是否可以不走了?还在这里教我们打拳?”一位来这里看儿子、刚退休的青岛大伯说:“在这里呆不惯,青岛多好啊!我下周也要回国。”来自上海的一位阿姨留下了我的地址,说几年后她的小孙孙大点后,她就可以回国了,届时一定来我家看我。我们后来还在那个公园合影留念。回国后每每看到这些照片我都会很感动、感叹。我将AllanGardens园中那些中国老人聚集晨练的地方称为“思乡园”。在加拿大凡有中国老人的城市都有这样的“思乡园”。
再次对贵刊刊登好的文章表示感谢!希望贵刊越办越好。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林 珏
2006年8月4日
(责任编辑:张剑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