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间挂号费涨了500倍
两次就医挨宰的经历让成都一位老人萌生了查“医疗费涨价明细账”的念头。历时3年,老人的调查得以完成。20日,他带着厚厚一叠调查材料找到记者称:“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各种医疗费数十倍、上百倍地涨,这让老百姓如何看得起病?”调查结果费用涨幅一目了然
老人名叫董明坚,年近70岁。
我们看到,厚厚的材料中,老人逐一列出了“全国70年代至今经济发展变化图”、“三甲医院住院病人费用变化图(表)”、“急诊留观费用变化图(表)”、“三甲医院门诊费用变化统计表”以及自己的“求诊经历的简单介绍”、“对当前医疗腐败问题的见解”和“医药整改和展望的建议”等,可谓内容详尽。
在老人列出的图表中可以看出,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医院门诊心电图检查费”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的30多年间费用翻了30倍;从“挂号费”一项来看,80年代前为1角钱,现在是3元、5元、10元、30元、50元等不同档次,如果按最高50元的“专家号”相比,挂号费用在30年间涨了近500倍……此外,董先生的调查还涉及了输液、检验、注射等近百种名目,费用变化详细周全,涨幅一目了然。调查动机老人就医两次挨宰
据董先生介绍,他的这项调查历时3年。而萌发调查的念头也是由于自己的两次就医经历。
“这些调查数据都有据可查。”董先生称,他为了列出这份详细清单,几乎遍访了成都各大医院,甚至到内江、资阳等地的医院展开调查。他的调查还得到了老伴的支持,他老伴曾经是成都一家大医院的药房主任,对药品价格变化和一些门诊、住院诊疗费的变化也比较清楚。
在董老的这份调查中,还附上了自己对解决医疗行业腐败问题方面提出的一些建议。董老称,这个调查是他退休以来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他有个简单想法,就是希望自己的这份调查材料能发挥作用,能在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时,为他们的决策提供参考。(据《华西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