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8月21日专电(记者马扬、王莹、曹霁阳)最近,辽宁省锦州市传出了一条令广大家长和教育界颇为震动的新闻:为让儿子冲击围棋职业段,一位父亲竟让11岁的儿子退学练棋。而这位父亲说,其实在当地,让孩子“退学冲段”他不是第一例,仅自己知道的就已有四五例了。
有人说,“退学习艺”是拿孩子前途当赌注的短视举动,也有人说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慎重选择。面对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艺”“学”真的难以兼得?
“你说我极端也行”
“你说我极端也行,我就是觉得,不管干啥都要干出个名堂,就算是玩,也要玩出个名堂。”
说这番话的是今年42岁的锦州市政管理处排水一公司临时工张之江(化名)。眼下,他因为让儿子退学学棋而成为新闻人物。张之江对这些倒是不太在意,真正让他焦虑的是,靠他那份每天维修城市排水井的工作,每月最多600元的收入,根本不够送儿子去北京深造围棋。
2000年,张之江仅有5岁的张哲(化名)参加了幼儿园的围棋班,看到儿子在围棋方面表现出的极大天赋,张之江决定带他离开幼儿园,送进围棋学校学围棋。而张哲也没有让父亲失望,学习围棋仅一年,就屡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2002年,张哲该上小学了。这时,张之江向老师提出一个大胆请求:“让我儿子上午上课下午学棋吧,我保证他不会拖班级的后腿。”事实证明,在学校举行的期中或期末考试中,张哲的成绩始终在全班前五名以内。
2005年夏季的一天,张之江再次来到儿子就读的小学,请求校方允许儿子“暂时停学”,专心冲击围棋职业段。最后,张之江和校方约定,张哲“休学”一年,学校为其保留学籍,前提是他必须按时参加期中、期末考试。但近一年来,张哲没有按照约定到学校参加任何考试,“休学”悄然演变成了“退学”。至此,11岁的张哲告别了校园生活。
青青校园成为回忆
难道要在围棋方面取得成绩就一定要退学吗?张之江告诉记者,参加全国围棋定段赛的选手不能超过17周岁。不成文的规矩是,只有在14岁之前冲上职业段,才有可能成为国家培养对象。张之江还说,孩子“退学冲段”的例子在当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自己知道的就有四五例,家长们让孩子离开学校就是为了让孩子专心学棋。
在张家并不宽敞的屋子里,属于张哲的空间几乎被与围棋有关的书籍和图谱填满,而端坐在电脑前研究围棋,则成为这个11岁少年每天主要的生活内容。他告诉记者,他的时间表是“学习一小时,休息半小时”,每天都严格执行。
对于三年的小学时光,张哲不时流露出怀念之情。但他说,退学学棋是他和父亲的共同决定,对于冲击围棋职业段,他很有信心。但老师杨东义似乎有些担心:“毕竟能冲击围棋职业段的孩子还是凤毛麟角。况且就算进了职业段,也不能保证会成为国家的培养对象,有些人还是会和自己的梦想擦肩而过。”
张哲所在的锦州市凌河区吉庆小学副校长苏铭说:“我不赞同这种做法,无论孩子将来做什么,都要有基础知识作铺垫。”他表示,9月份开学前,学校还会跟张之江联系,争取让张哲回到学校。锦州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表示,按照法律规定,监护人经批评教育仍拒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可视具体情况处以一定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行政拘留。
为“艺”弃学该不该
几年来,丁俊晖、韩寒等一批“天才少年”的横空出世,令不少家长看到了特长少年的似锦前程,也促使不少父母纷纷效仿,让子女脱离学校教育体系单独进行才艺培养。“艺”“学”之间真的水火不能相容?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温恒福说,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不上学才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学校课程确有进行改革的必要,但不能全盘推翻。温恒福认为:“孩子的一生不应以出人头地为唯一目标,既要当冠军,还要享受一个人应该享受的正常生活。家长没有权力让孩子为学一技之长而放弃义务教育。”
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孟凡杰分析认为,“退学习艺”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当今社会功利、浮躁、短视的风气正在盛行。
吉林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郑沪生评价说,完善的教育制度应该给有特长的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在针对一般学生的教育以外,还应该对这些孩子进行个别教育,正如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孟凡杰说,张哲的事例还暴露出我国整体教育能力和水平较低的现实,因此提高全民族的教育能力尤显迫切。应在全社会大力开展先进教育思想的学习和普及,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社会各部门应对学校给予支持,集中社会资源,为挖掘富有天赋的孩子的潜质提供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