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走进WTO,近乎残酷的市场竞争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我们不期而遇。如何提高工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每一个参与竞争的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自2002年以来,西安率先开展以提高职业经理人专业和技能为目的的CCMC培训认证,已取得成功经验并迅速在国内大面积推广。 目前,CCMC通用评价体系的标准和资格评价体系已受到关贸内国家承认,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走向海外的培训认证项目。
西安,一个地处西部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为何能够领跑我国的CCMC培训认证工作?又怎样成为我国职业经理人资格培训认证工作的典范,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呢?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经理不再是官,是靠经营管理能力生存的职业
长期以来,在我国百姓的心目中,经理是官。不管有没有经营能力,只要有上级的一纸任命,就可以在商海拍板决策。企业亏损了,另调一企业,反正企业是国家的,经理也姓“公”。即使在私营企业,不懂经营的家族式经理也比比皆是,亏了自认倒霉。
然而在国外,职业经理人制度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不断发展,日趋成熟。尤其是在经理人的发源地美国,经过1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十分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阶层。他们以管理为职业,接受投资者聘用,独立对一个经济组织进行经营管理,使企业盈利。
伴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上知名商业企业的挑战。双方竞争,由于经理资质的不同,使国内一些商业企业在竞争中步履维艰。西安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审时度势,敏锐地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经济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我国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时间还不长,经理们搏击商海的能力有限,靠他们去同西方跨国公司用上百年经验总结出的运作模式竞争,肯定难以应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02年该市在全国率先将CCMC认证工作提上了工作日程。当年9月,经过精心酝酿,由中国商业技师协会、中国商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商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管理办公室与西安市商业联合会共同组建成立了中国商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西安高级培训认证中心。2002年12月,全国首批职业经理人在西安诞生,在全国引起轰动。次年,全国首批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在西安开学。2004年升格为西安职业经理人高级专修学院,并取得西北地区唯一的中国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权。截至今年8月,该学院已累计培训职业经理人1043名。其中,中级职业经理人503名,高级职业经理人454名,特级经营大师10名,工商高级管理者76名。
西安在全国率先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途径,建立规范的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制度,标志着我国工商企业的经理,已开始向着凭经营能力谋生的职业经理转化。
“双能型”人才,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请到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战经验的老师,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听了几百个人讲课,不惜重金邀请重量级的企业家、教授双栖人才,终于使学院的教师队伍中既有清华、同济以及国内外的著名专家教授,又有实战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也有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形成了官、产、学相结合的师资力量队伍。
老师授课时,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创新性地融入管理技能培训与商业案例研讨,从理论、技能与经验三个角度全方位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尤其是在讲授理论的基础上,强化案例分析、模拟策划、演讲辩论、座谈讨论和其他内容的实际操作等教学环节,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同步进行,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容易借鉴。
虽然每期培训只有三个月,但卓有成效的培训,使学员开拓了视野,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基础更加扎实。在学院收回的调查问卷中,一位学员说:“我开始在想,如何将别人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位学员表示:“通过培训我学到了思维的方法,形成了要进行创造性管理的理念。”学员们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很快使企业管理上了层次,加快了与国际商业企业经营方式接轨的步伐。非典期间,西安街头几乎所有店铺都不得不关门停业。而有一家商业企业,因为经理们参加过职业经理人培训,在同行业业绩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销售业绩反增长了27%。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店铺也关门,但由于学过微机管理和电子商务知识,他们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打出广告,让市民给公司打电话,告知需要什么食品和日用品,公司就会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所在居民小区,既使消费者避免在公共场所面临传染危险,又满足了市民的日常需要,受到了市民的欢迎。
终身学习型团队,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潜在动力
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团体是新经济时代公司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显著特征。但仍有一些商业企业的经理,长期不注重学习,更不愿参加培训,仅仅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经验积累或热情冲动来谋求发展。当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很容易受自身素质的制约而面临发展的瓶颈。
如何帮助商业企业的领导走上职业经理人之路?西安高级职业经理人专修学院想了很多办法。如提出一旦成为学员,可以终身免费来学院听课。不少学员的时间有限,常由于工作忙错过了课程,学院安排其参加同一门课程的下一次授课。他们还在强化服务上下功夫,对学员开展培训、认证、评选、推介、任用一条龙服务。即对每一个经过培训认证的职业经理人建立专门的档案;邀请专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进行职业设计和职业生涯规划,向西安商务人才推介中心推介;在全国率先开展职业经理人信用评价等,从而使参加培训的人越来越多。
目前,该学院培养的职业经理人已从刚开始的商业零售业逐步拓展到化工、医药、机电、物流、房地产、酒店、餐饮、金融、保险、娱乐、传媒、建材、汽车、农贸等几十个行业。经过培训的职业经理人中,90%以上已成为企业的管理人员,相当一部分学员在企业担任了高层领导。西安的成功经验在国内大范围推广。(CCMC)职业经理人在全国的培训点从无到有,已达167个,覆盖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26个省市自治区。
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对加速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西安市政府已将职业经理人的培训认证纳入西安人才工作整体规划,要求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探索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与选拔使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尽快把经营管理人员是否参加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其必备的条件之一。各企业不仅要积极探索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的新途径,还要把职业经理的训练列入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管理的规划之中,形成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与管理机制,为尽快在我国创造职业经理阶层,提高我国工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做出贡献。
(本报记者 卢 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