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蕉园下藏“南越国” 水泥路下是“明街”
新快报讯(记者 陈琦钿 实习生 黄慧怡)“托‘哥德堡’号之福,广州考古又有重大发现!”昨日记者从市文化局、市考古所及黄埔区等单位独家获悉:为迎“哥德堡”号访穗,作为重要的外宾参观和活动点———南海神庙于去年底开始整治周边环境,并开挖大型滨水区。正是在整治过程中,考古人员于神庙四周意外发现了6处重要的古代遗迹,它们的年代比南海神庙现存最老的建筑(清道光年间)还要早。
这6处遗迹分别是:庙前明清码头遗迹(A地点);庙南南越国时期遗迹(B地点);庙西南明代码头及官道遗迹(D地点);庙西明代铺小石活动面和木沟遗迹(F地点);庙内西地坪宋代建筑基址和方形石池(G地点);及庙东清朝扶胥旧街道(H地点)。麦英豪等考古界权威均认为:这些遗址、遗迹的发现,表明距今2100多年前已经有粤人在珠江水边生息活动,这对研究南海神庙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及珠江滨线等古代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目前黄埔区政府已计划将庙前的明清码头遗迹、庙西南的明代码头及官道遗迹在原址保护、展示,作为南海神庙的重要景点。
蕉园挖出南越国遗迹
南海神庙西门南侧长期以来都有一片种植了香蕉等果树的园地,在其内劳作了几十年的村民们怎么也没想到,他们脚下竟踩着一片宝地。施工人员在园内发掘出了陶瓮、陶罐、陶三足盒、陶碗、陶小杯、兽骨等遗物,初步推测它们的年代是2100多年前的南越国。
据悉,在蕉园内挖出的陶器,纹饰以复线对角方格纹(变形米字纹)为主纹,通常与细方格纹组合。这是首次在珠江岸边发现“米字形”几何印纹硬陶。由于这类陶器及纹饰见于珠江三角洲和广州地区的遗址,年代大体推断为战国末期到南越国时期。因此,考古学家认定出土的是已有2100多年历史的南越国遗迹,并据此初步推测,在南越国早期,已经开始有人类在此活动。 盆底“庙”字透露堂屋性质
南海神庙西部、浴日亭东北侧,正对神庙西大门一带,原是广州海运局波罗庙航修站车间,考古工作者在其内清理出一处规模宏大的宋代堂屋建筑基址。有迹象表明,这座建筑大致为东西面阔十一间,南北进深三间,磉墩共发现南北3排,东西12个。
“这一发现太出乎意料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考古学家介绍,在遗址里还出土了一件残陶盆底的破片,上墨书一个“庙”字,“这对我们判断这处宋代建筑的性质有很大帮助”。因为南海神庙的称谓历来有“祠”、“庙”两种,隋朝称“祠”,唐代既称祠也称庙,至宋代也大体如此。由此可见,“祠”、“庙”互用,并无区别。专家认为,破片上的“庙”字,必指“南海神庙”无疑。
不过,据历史记载,乾道三年在重修南海神庙的同时,还创建了风雷雨师殿。那么,此处宋代堂屋基址究竟是庙堂还是风雷雨师殿呢?专家们初步判断,由于堂屋的开间不少于九间,规模宏大。而风雷雨师殿只是南海神庙的附属建筑,规模可能不会很大,因此,“堂屋更有可能是宋代南海神庙的主体建筑”,不过该推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和取得更多的理据”。
找到传说中的“大码头”
庙头村父老们代代相传村内有个“大码头”,可是谁也没有见过“大码头”长什么样。在南海神庙西南浴日亭所在的章丘脚下的南面,工作人员在整治山脚风化岩岸时,发现了一条“道路”———南通珠江,全长125米,由官道和小桥、接官亭、埠头构成。山脚部分改筑土路,沿山脚向东延伸。
“这便是传说中的大码头了!”考古专家说,码头和道路的两侧均为黑色淤泥的水相堆积,可见古码头当时修筑在淤积的滩涂上,涨水时部分淹在水中,“大跃进”时期才完全湮没。
专家们估计,从该遗迹的规模看,此码头似乎不是能够停泊很多货船的商业码头,而且其做工非常考究,可能也不是平常游人所用的。专家认为“应当属官用的设施,即各级官员到南海神庙致祭时使用的特定码头和道路”。上图:方格纹与变形米字纹的组合。
奇怪土坑或是乳猪烤炉
考古人员在庙西南和庙前码头遗址的石铺道路上,发现道路两侧出土了许多无规律排列着的奇怪的火烧土坑。根据烧坑的位置、形状及烧结的情况,考古学家大胆推断其可能是用来做烧乳猪的!
专家们发现,这些烧坑不但用砖加强了炉壁,还用陶盆做炉口,而且还有火道,可见当时因为燃烧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对火炉的要求较高。烧坑的直径50-70厘米,正好是小猪的大小,而且坑壁较厚,并非一般烧纸质的冥钞、元宝可以达成的火候。“当然也可以烧鸡鸭或烧鱼。”考古人员说,“因在接官亭绝无这种烧坑,表明其有严格的限定。这些坑又大多分布在码头的道路两旁,说明甫一登岸就开始摆弄,烧好乳猪就去敬神。”
据了解,粤人这种当场在露天的官道或码头上开炉烧烤的方式大体从明朝开始,也许是由于露天烧制受天气的限制较多,日渐式微,到清朝晚期就不用了。
在码头和道路的堆积层里,工作人员还发现一大批小杯、小碗和小酒壶,现在民间仍用这类小型酒具拜神。还发现了一些玉石边角料,应该是玉器加工场的废弃物,估计是祭神的人欲用玉器抬高其拜神的规格,但又舍不得花钱,所以用玉石边角料来替代。
水泥路下藏“扶胥旧街”
今年4月中旬,黄埔区建设市政局进行庙头村旭日街路面改造并挖沟埋水管,在南海神庙东围墙外的旭日街与庙头大街交会处挖了一沙井坑,挖到1米深的时候,看到有红砂岩和青灰砖砌的路面遗迹。
经小范围清理调查,发现在现今水泥铺成的庙头大街下面,竟有3层古代路面及垫土。按走向和位置分析,考古人员兴奋地发现———这正是200多年前的扶胥旧街!此街西进入围墙可通往庙内,东可到旧鹿步司署,但鹿步司如今已湮没于民房之中,古迹难寻了。
据黄埔区文史专家介绍,从明朝开始,番禺县设巡检司建制,鹿步司开始设立。清崔弼《波罗外纪》载:鹿步巡检司署在海光寺东。从其插图来看,海光寺在神庙与鹿步司署之间,因此,这条古道或许就是当年鹿步巡检司署连接南海神庙的干道。
排水沟全由文物砌成
考古人员在本次发掘中还挖出一条“价比黄金”的下水道———在一次挖掘南海神庙现东门票房底下的工作中,清理出一条下水道,现场人员定睛一看,吓了一跳,整条下水道全是用文物修砌而成的:沟壁是长达3.65米的花岗岩方形石柱,铺底的是“海光寺”匾额和“陈公祠”匾额以及红砂岩栏板。专家估计这是“文化大革命”时的“杰作”。上图:由文物砌成的下水道。
|
|
|